赤水附近100块叁个小时,赤水周边百元叁小时服务
这两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"赤水附近100块叁个小时"的广告,我第一反应是:这价格能玩个啥?该不会是那种走马观花的购物团吧?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,我决定亲自去探个路。
到了集合点才发现,原来是个本地的老师傅带队。老师傅操着浓重的黔北口音说:"我们这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,就带大家看看赤水周边最地道的景致。"他说话时眼角堆起的笑纹,莫名让人安心。
竹海深处的别有洞天
跟着老师傅的摩托车在竹林里穿行,耳边是沙沙的竹叶声。他突然在个不起眼的路口停下,拨开杂草,眼前竟藏着条石板小路。"这地方导航可找不着,"老师傅得意地眨眨眼,"去年才发现的小瀑布,水大的时候特别壮观。"
果然转过山崖,一条银练似的瀑布从山岩间泻下,水珠溅在脸上凉丝丝的。同行的几个游客都举着手机不停拍照,有个大姐感叹:"这要是跟旅行团,肯定直接拉去那个收门票的大瀑布了。"
老师傅坐在石头上点了根烟:"我们这赤水周边百元叁小时服务啊,就是想让大伙儿花小钱也能玩得舒坦。"他指着远处的山头,"那些开发成景区的山头,以前我们都是随便上去砍柴的。"
途中经过个村庄,老师傅跟路边的老乡打招呼,顺手给我们摘了几个新鲜竹笋。"这时候的笋子最嫩,回家用腊肉一炒,香得很。"他边说边比划着炒菜的动作,把大家都逗笑了。
藏在市井里的老手艺
回程时老师傅特意绕道老城区,指着一间不起眼的铺子说:"这家做竹编做了叁代人,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喽。"店里的老匠人正在编竹篮,手指翻飞间竹篾就变成了精致的图案。
同队有个小伙子问能不能体验,老匠人笑呵呵地递过竹篾。结果小伙子手忙脚乱的样子又把大家逗乐了。"这手艺没个叁五年练不出来,"老师傅感叹,"现在机器做的东西便宜是便宜,总觉着少了点温度。"
临走时老师傅神秘兮兮地说:"下回要是赶集日来,我带你们去尝尝真正的农家豆花,那味道跟城里馆子里的可不一样。"他掏出个旧笔记本,"我都记着日子呢,什么时候哪家的杨梅熟了,什么时候能捡菌子,这都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讲究。"
回程的车上大家都在议论,这么好的赤水周边百元叁小时服务,要是早知道就好了。有个带着孩子的妈妈说:"比去游乐场强多了,孩子今天认识了十几种植物呢。"
老师傅在后视镜里笑了笑:"我们这活儿啊,挣的是辛苦钱。但看着大家玩得高兴,心里头就踏实。"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,那顶洗得发白的帽子在余晖里特别显眼。
这趟走下来我算是明白了,有时候不一定要花大钱才能玩得好。像这样实实在在的赤水附近100块叁个小时体验,反而能遇见最本真的风景。下次有朋友来赤水,我肯定第一个推荐他们找这位老师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