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余附近人100米约爱,扶余周边百米相约情
扶余的夏夜总是来得特别迟,晚上七点半天空还泛着鱼肚白。我站在人民公园的梧桐树下,手机屏幕亮着微弱的光。距离约定时间还剩十分钟,心脏像揣了只兔子似的扑通扑通跳。说实在的,这种扶余附近人100米约爱的体验,还真是头一遭。
事情得从叁天前说起。那天我在本地论坛闲逛,偶然看到个挺特别的帖子。发帖人说想找个人傍晚一起散步,就在扶余中心商场旁边的步行街。这个扶余周边百米相约情的邀请写得特别真诚,没有花里胡哨的表情包,就是简单几行字:“想找个能边散步边聊天的人,听听你的故事,也讲讲我的”。
意外的相遇
当时我就想啊,现在社交软件这么发达,怎么还有人用这么传统的方式交朋友?可不知道为什么,这条简简单单的邀请,反而比那些精心修饰的照片更打动我。犹豫了整整一个下午,终于在那条帖子下面回了句:“周四晚上八点,人民公园东门见?”
现在想想还挺冲动的。万一对方是个骗子呢?万一见面了无话可说岂不尴尬?这些念头在脑子里转来转去,可既然答应了,总得守信不是?
正当我胡思乱想时,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。回头看见个穿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姑娘,手里拿着两杯奶茶,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:“猜你可能喜欢喝珍珠奶茶,就买了两杯。”
这个开场白让我瞬间放松下来。我们沿着公园的石板路慢慢走,开始还有些拘谨,后来聊到都喜欢在扶余图书馆看书,话题就这么打开了。她说在扶余长大的,最喜欢老城区的梧桐树。我告诉她我是去年才搬来的,最喜欢扶余傍晚的天空。
散步时的对话
走着走着,不知不觉已经绕公园走了两圈。我们聊工作,聊喜欢的电影,聊在扶余生活的点点滴滴。她说之前在南方工作,后来想家了才回来的。我说巧了,我也是从南方回来的,觉得还是扶余这种小城生活更舒服。
路过儿童游乐区时,看见几个孩子在玩滑滑梯,她突然停下来看了好久。“小时候我爸经常带我来这里,”她的声音轻轻的,“现在他腿脚不好了,我就经常推着轮椅带他来散步。”这句话让我心里暖暖的,现在这么孝顺的年轻人真不多见了。
夜色渐渐浓了,路灯一盏盏亮起来。我们走到公园尽头的小吃街,找了个卖烤冷面的摊位坐下。她说这是她高中时常来的地方,味道十几年都没变。我尝了一口,确实特别地道,酱料调得刚刚好。
“其实发那个帖子时,根本没指望有人回应。”她搅动着杯子里的珍珠,“在扶余这种小地方,大家都觉得网上认识的人不靠谱。”我点点头,确实,要不是看到她那句话写得特别真诚,我可能也不会回应。
快九点时,我们走到公交站。等车的时候,她突然说:“下周末文化宫有老电影放映,要一起来吗?”我说当然好啊,正好最近想重看《那山那人那狗》。
看着她坐上公交车,在窗边朝我挥手,忽然觉得这个夜晚特别美好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,能在扶余遇到一个愿意慢慢聊天的人,真是件幸运的事。
回家的路上,我慢慢走着。扶余的晚风吹在脸上特别舒服,街边小店还亮着温暖的灯光。想起刚才的聊天,忍不住笑了。原来在咱们扶余这样的小城,还是能找到志趣相投的人。这大概就是“扶余附近人100米约爱”最美好的样子吧——不需要太多套路,就是简简单单的相遇,真诚的交流。
手机震动了一下,是她发来的消息:“到家了吗?今天聊得很开心。”我回复说到了,顺便把下周六看电影的具体时间定下来。想着下周末的约定,脚步都不自觉地轻快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