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密品茶加惫工作室,高密约茶加惫品鉴坊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刷到高密品茶加惫工作室的信息,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纳闷——现在连喝茶都要加惫了吗?直到上周路过朋友开的茶室,才发现他们二楼新辟了个“高密约茶加惫品鉴坊”,这才算搞明白怎么回事。
推开木门就闻到一股糯香,朋友正在给两位客人泡老班章。他见我来了也不停手,边注水边说:“现在年轻人嫌传统茶道太拘束,我们就想了这个法子——先线上预约,来了直接开喝,像开盲盒似的。”茶台边摆着七八个白瓷罐,里面装着当天现撬的茶饼,客人到了随手选一罐,现场拆封现场泡。
这事儿到底怎么玩
其实所谓“约茶”,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客人。上周叁我就体验了把,在工作室小程序选了个“今日惊喜”套餐。到店发现是2003年的勐海熟普,茶汤红得发亮,喝起来有枣香。邻座姑娘抽中了冰岛古树生茶,看她被涩得眯眼睛的样子,大家都乐了。这种带点不确定性的品茶方式,倒是让喝茶变得轻松不少。
工作室主理人是个九零后茶艺师,她说现在固定会员已经有叁百多人。“有人凌晨两点还发消息问明天喝什么茶,我们干脆把茶样照片直接发群里。”说着她亮出手机,十几个茶友群都在滚动讨论今天的茶汤口感。这种随时互动的模式,让品茶从单纯的味觉体验,变成了社交方式。
记得有回碰上几位老茶客在争论某款茶的年份,最后干脆让工作室帮忙联系了云南的茶农。视频接通时,茶农正在古茶树下摘鲜叶,当场给我们看当年的采摘记录。这种打破信息隔阂的做法,让品茶这件事变得特别真实。
现在每次路过那儿,总能看到不同年纪的人坐在落地窗前喝茶。有穿汉服来拍照的姑娘,也有拿着保温杯的老茶骨。玻璃壶里浮沉的茶叶,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消息,传统和现代就这么自然地融在了一杯茶里。或许这就是当下品茶最舒服的状态——既留住了茶香本味,又接住了这个时代的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