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冈山学生品茶上课,学子茶园实践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08:42 来源:原创内容

你说现在的学生上课都在哪儿?教室?实验室?那都太普通啦。在井冈山下的学校里,最近流行起了“茶园课堂”。没错,就是字面意思——在茶园里上课!

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,几十个学生已经挎着竹篮走在茶垄间。露水打湿了裤脚,没人在意这个。他们的注意力全在茶树尖上那抹嫩绿——两片叶子夹着个芽尖,这叫“一芽两叶”,是制茶的最好材料。“要轻轻掐断,不能扯,”茶农李师傅边说边示范,“扯坏了茶树,明年就长不好了。”学生们围成一圈,看得特别认真。

不只是采茶那么简单

你以为这就只是学采茶?那可小看这门课了。采回来的茶叶要经过摊青、杀青、揉捻、烘干好多道工序。摊青得放在竹匾里,让鲜叶自然萎凋四个小时;杀青时锅温要控制在200度左右,手掌离锅十厘米能感到明显烫手就对了。有个男生第一次炒茶,手一抖差点把茶叶撒锅里,旁边的同学赶紧帮他稳住。“慢点慢点,”指导老师走过来,“这和你们做化学实验不是一个道理嘛,都得讲究个火候。”

这话真说到点子上了。这群学生里,学植物学的在研究茶树生长环境,学化学的在分析茶叶成分变化,连学市场营销的都在琢磨怎么给这些茶叶设计包装。一片小小的茶叶,把不同专业的知识都串起来了。

茶园实践课堂最妙的地方,是让知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。书本上说“茶多酚会在氧化作用下形成茶黄素”,在这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颜色变化——绿茶炒得好是清汤绿叶,红茶发酵到位会出现漂亮的金圈。有个姑娘特别感慨:“我以前背这些化学反应式头疼得很,现在看着茶叶在手里变成不同的茶,突然就全明白了。”

休息时,大家坐在茶园的凉亭里,泡着自己刚做好的茶。茶汤在杯子里微微晃动,映着每个人脸上那种满足的神情。这种体验,真是教室里永远给不了的。

井冈山学生品茶上课这件事,看起来新鲜,其实背后有它的道理。这片红土地产茶历史悠久,把课堂搬到茶园,既传承了手艺,又活用了本地资源。学生们手上忙着采茶制茶,脑子里转的却是专业知识怎么用在实际里。这样的茶园实践课堂,你说它能不吸引人吗?

夕阳西下,茶园染上一层金色。学生们叁叁两两往回走,手里提着今天亲手制作的茶叶,虽然量不多,但那份成就感都写在脸上。明天他们还会回到常规教室,但今天的经历肯定会让那些课本上的知识变得不一样——毕竟,亲手炒过茶的人,再读到“杀青”两个字时,指尖都会记得那份温度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