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湖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,洪湖足浴光说不练是何缘由
那天路过洪湖路上的足浴店,玻璃门上贴着崭新的招聘启事,这已经是本月第叁次更换了。隔壁便利店老板娘一边整理货架一边嘀咕:“天天听他们喊要提升服务,可进去泡个脚,连个像样的按摩师傅都找不着。”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这家店开业时阵仗可不小。开业当天还请了舞狮队,红色条幅从叁楼垂到一楼,上面烫金大字写着“打造全市最专业足疗会所”。可现在呢?客户投诉技师手法不专业,预约系统老是出错,连最基本的足浴盆都有好几个是坏的。
表面功夫做得足
店里装潢确实下了本钱,大理石地面光可鉴人,沙发都是真皮的。但你说这足浴店,说到底不就是图个舒服的按摩吗?上次我去体验,技师连足底穴位都找不准,按得我龇牙咧嘴。问他们有没有系统培训过,支支吾吾说不上来。
经理倒是挺会说话,每次顾客投诉,他都能说出一套又一套的解决方案。可转过头,问题照样摆在那儿。这就让人纳闷了,洪湖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呢?明明把基础服务搞好了,生意自然就会上门,何必整天在那些虚头巴脑的宣传上砸钱。
我跟常来这片的快递小哥聊过,他说每周都能看到这家店进新设备,可服务品质愣是没见提升。这就好比买了个镶金边的碗,里面盛着的却是夹生饭,看着光鲜,实在难以下咽。
问题到底出在哪儿
仔细想想,可能跟管理层的思路有关。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看得见的地方,比如装修、广告,却舍不得在员工培训上下本钱。有个从这家店离职的技师告诉我,他们一个月就培训两次,每次不超过两小时,这哪够啊?
再者,店里制度也变得快,今天推行这个标准,明天又换那个流程,员工都被搞糊涂了。结果就是洪湖足浴光说不练成了常态,承诺的多,兑现的少。顾客满怀期待地来,带着失望离开,这样的生意能做长久吗?
现在这条街上又开了两家新的足浴店,人家没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,就老老实实把按摩技术练好,生意反而越来越红火。这不就说明问题了吗?
有时候我在想,要是他们把贴在门口的那些华丽标语换成“本店技师均经过300小时专业培训”,说不定效果会更好。毕竟来这儿的人,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放松,不是华而不实的空话。
前两天又经过那里,听见经理在门口打电话,还是在说要把服务提升到“行业新高度”。我忍不住摇摇头,与其总是把目标定得那么高远,不如先把眼前每个客人的脚按舒服了来得实在。
看着店里稀稀拉拉的几个客人,再对比隔壁排队等候的场景,这个现象确实值得深思。或许脚踏实地做好每个细节,比任何漂亮口号都更有说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