赣州大学门口怎么找大学生,赣大校门附近如何寻在校学子
最近有朋友问我,去赣州大学门口怎么找大学生帮忙做个简单调研,这可把我问住了。虽说校门口每天人来人往,但总不能挨个去问"同学你是不是学生"吧?
后来我特意去了几趟赣州大学正门观察,还真发现些门道。上午叁四节课下课铃响过十分钟左右,乌泱泱的人流就从教学楼往校门涌,这时候你站在门口便利店附近,能看到很多戴着校园卡的学生结伴出来买零食。他们胸口挂的蓝色卡片在阳光下一晃一晃的,比任何标识都管用。
找准学生出没的黄金时段
要说赣大校门附近如何寻在校学子,得掐准他们的生物钟。早上七点半到八点,通往教学区的斑马线上全是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,不少人手里还攥着早餐饼边走边吃。下午四点半后,图书馆和实验楼会分流出一批批学生,这时候篮球场和快递点也是最热闹的。
我注意到校门东侧的总务处窗口常年排着队伍,每隔几天就有学生来办理各种手续。要是想找理工科的学生,不妨多留意实验楼通往小吃街的那条林荫道,经常能听见他们讨论数据模型之类的专业话题。
其实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他们的行进轨迹。真正要出校门的学生步伐果断,会径直走向公交站或共享单车;而在校门内徘徊的,多半是在等同学或者犹豫要不要出去。
有次我看到几个举着单反相机的年轻人站在校训石前互相拍照,凑近听见他们在用"必修课""学分"这样的字眼讨论选课系统,这可比盲目询问要稳妥得多。
现在想想挺有意思,虽然没主动拦过任何学生,但在食堂听到邻桌聊社团招新,在操场边看到穿院队队服训练的同学,在复印店遇到打印论文的毕业生,这些场景都让我对赣州大学门口怎么找大学生这个问题有了新认识。
或许我们根本不需要刻意寻找,只要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位置,那些青春洋溢的面孔自然就会进入视野。他们讨论课题时皱起的眉头,抢到最后一杯奶茶时的欢呼,赶早八课时凌乱的发型,都是校园里最生动的注脚。
记得有回下雨,我躲在保安亭屋檐下等雨停,看见叁个女生挤在一把伞下跑向校门,帆布鞋踩起的水花里都是年轻的气息。这种时候你会觉得,所谓寻找学子,不如说是感受这座校园跳动的脉搏。
后来朋友告诉我,他需要的调研最终在图书馆咖啡区完成了。那里总有些做题间隙愿意聊几句的学生,手边的专业书籍就是最好的身份证明。这倒提醒了我,与其在校门口守株待兔,不如去他们常驻的生活场景里自然相遇。
现在每次路过赣大,看见校门口那些说说笑笑的年轻人,都会想起曾经为这个问题驻足的日子。那些白衬衫衣角扬起的风,球鞋摩擦地面的声音,还有永远塞着耳机的独行侠,共同构成了校门最鲜活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