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山同城约初中生100元,乐山同城学生邀约百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4:02:44 来源:原创内容

今天在乐山本地的一个论坛里,看到有人发帖问“周末有什么地方适合学生聚一聚”,下面有人回了句“乐山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,这话看着真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

我第一反应是:现在的中学生零花钱都这么多了吗?随手就能拿出百元大钞来组织活动?再仔细看看那句“乐山同城学生邀约百元”,总觉得这话说得有点含糊。

说起来啊,现在的孩子确实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。我上初中那会儿,周末约同学出来,最多就是去书店看看书,或者在滨江路骑自行车,口袋里揣着十块钱都觉得是笔“巨款”。

百元约伴背后的消费变化

现在随便问个初中生,周末和同学去哪儿玩,答案可能是奶茶店、密室逃脱,或者是新开的游乐场。这些地方玩下来,人均消费确实差不多要近百元。这么说来,“乐山同城学生邀约百元”这个说法,倒也挺符合现在的消费水平。

不过话又说回来,这种消费习惯真的好吗?我邻居家的孩子今年初二,上周过生日,愣是请了七八个同学去商场吃饭唱歌,一下子花掉了大半个月的零花钱。问他为什么非要这么破费,他说:“别人都这样,我总不能太寒酸吧?”

这种攀比心理,在现在的初中生里还真不是个别现象。有时候我在想,是不是我们做家长的,平时给孩子太多零花钱了?还是说,现在社会上的消费风气就是这样,连孩子都被卷进去了?

其实在乐山这样的城市,能给学生们玩的地方还真不少。比如说老城区的文庙,改造后特别有味道;或者是新广场那边的图书馆,环境安静又舒适;再不济,去绿心公园骑骑车也是挺好的。这些地方花不了多少钱,照样能玩得开心。

但现在的孩子好像更喜欢往商场里钻,觉得那样才够“潮”。我侄子就常说,在奶茶店坐一下午,和同学聊聊天、打打游戏,比去公园有意思多了。可能这就是代沟吧,我们觉得浪费钱的地方,在他们看来再正常不过。

说到这儿,我又想起刚才看到的那个“乐山同城约初中生100元”的帖子。发帖的人会不会也是个初中生?他是不是也觉得,不花个百来块钱,就不好意思约同学出来玩?

其实真没必要这样。友谊这东西,哪是用钱来衡量的?我记得初中时最要好的几个朋友,到现在还经常联系。那时候我们最常做的事,就是在岷江边散步,看着江水聊天,一分钱都不用花,但那份快乐是实实在在的。

现在的孩子可能不太懂这种感觉了。他们更习惯用消费来维系关系,用请客来证明友情。这让我有点担心,长此以往,孩子们会不会把友情也物质化了?

当然啦,时代在变,消费观念也在变。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说现在的孩子不对。只是觉得,在“乐山同城学生邀约百元”成为普遍现象之前,是不是该有人提醒他们:友谊的真谛,从来都不在花钱多少。

下次要是再看到类似的帖子,我真想回一句:约同学出来,重要的是那份心意,不是钱包的厚度。在乐山这座城市,有很多不用花那么多钱也能玩得开心的地方,就看你愿不愿意去寻找了。

毕竟,最珍贵的回忆,往往都是免费的,你说是不是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