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城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课堂茶香伴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23:06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七点半的白城师范教学楼里,飘着股特别的香气。不是粉笔灰味儿,也不是书本的墨香,是那种清冽中带着甘甜的茶香。中文系的李晓雨捧着青瓷茶杯走进阶梯教室,杯子里翠绿的茶汤随着她的脚步轻轻晃动。

这学期开学起,文学院搞了个"课堂茶香"活动,鼓励学生带茶上课。刚开始还有人嘀咕:这不胡闹吗?可试行两个月后,发现同学们注意力反而更集中了。就拿李晓雨来说,以前上午第一节课总打瞌睡,现在泡杯龙井,整个人都清醒了。

茶香里的专注时刻

古代文学课的王老师最支持这个活动。他常说:"古人读书哪离得开茶?陆羽《茶经》里早说过,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。"说着端起自己的紫砂壶抿了一口,"你们现在边品茶边听课,倒是暗合了古意。"

确实,现在上课打瞌睡的少了,低头玩手机的也少了。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听着课,偶尔端起杯子喝一口。那种氛围,怎么说呢,就像老茶馆里听评书,既放松又专注。茶香在教室里飘着,粉笔在黑板上沙沙响,偶尔还能听见杯盖轻碰的声音。

工商管理系的张明原来觉得喝茶是老干部做派,直到有次尝了同学带的凤凰单丛。那股蜜兰香让他一下子来了精神,那天微观经济学的笔记记得特别完整。现在他书包里常备着茶叶罐,还学会了根据不同课程选茶:"高数课泡浓些的普洱,文学鉴赏就配清淡的白茶。"

茶杯中的青春滋味

茶具也成了同学们个性的展示。李晓雨喜欢素雅的青瓷杯,她的同桌却爱用印着卡通图案的玻璃杯。最夸张的是后排的男生,直接拎来个硕大的搪瓷缸子,泡的茶够喝一上午。老师们也见怪不怪了,有时还会好奇地问问:"今天带的什么茶?"

慢慢地,品茶这件事超出了课堂本身。同学们开始研究茶艺,自发组织了茶文化社团。上周他们还去了白城郊区的茶山,亲手体验了采茶、炒茶。那个满手茶香的下午,比在教室里死记硬背《茶经》生动多了。

茶就像个温柔的老师,教会这些年轻人静下心来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能安静地泡杯茶,专注地听节课,反倒成了难得的体验。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——它不着急,慢慢渗透到生活里,悄悄地改变着每个人。

窗外的梧桐叶飘进教室,落在李晓雨的笔记上。她轻轻拂去叶子,继续听着老师讲解苏轼的茶诗。茶杯里的热气袅袅升起,与秋日的晨光融在一起。这样的课堂,既有书卷气,又有烟火气,倒是别有一番韵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