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叁百元左右的淮南情缘
淮南的傍晚总是带着点煤灰味儿,混着街边小摊的油烟,飘在潮湿的空气里。我蹲在立交桥底下刷手机,屏幕的光映着脸上新结的痂。叁百块,刚好够买张去南方的车票,或者——像现在这样,换一场轻飘飘的艳遇。
她挨着我坐下时,裙摆扫过水泥地。我们谁都没提那叁百块钱的事,倒像两个碰巧同路的陌生人。她指给我看桥缝里长的野苋菜,说拌豆腐最好吃;我呢,把前年在这条河边钓到七斤重草鱼的事说了叁遍。
十字路口的抉择
走到十字路口该分开了,她突然拽住我衬衫下摆:“你看煎饼摊那对老夫妻。”老头正把烤肠掰两半,多的那头塞给老太太。我们站在红绿灯底下看了很久,久到忘了叁百块这回事。这或许就是淮南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最真实的样子——不在价钱,在那截拽住你的、温热的指尖。
后来我们真去挖了野苋菜。她蹲在河滩上,头发被风吹得糊了满脸。我递皮筋给她,她递给我刚摘的野莓。这时候要什么叁百块呢?叁百块能买五十斤大米,能加半个月油,但买不来野莓在舌尖炸开的酸,买不来她手心里那圈被草茎勒出的红痕。
现在偶尔经过立交桥,我总会多看两眼桥墩。那叁百元左右的淮南情缘早褪了色,倒是野苋菜年年疯长。或许真正的相遇从来不讲价钱,只讲时机——在某个普通的黄昏,有人愿意陪你蹲在桥洞下,听你吹叁个对于钓鱼的牛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