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州100元小胡同,彭州小巷百元游
要说彭州有什么好玩不贵的地方,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些藏在街巷里的小胡同。花上一张百元钞票,就能在里面晃悠大半天,这种感觉还挺奇妙的。
那天下午没什么事,我就揣着一百块钱去了那条有名的“百元胡同”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两旁的瓦房矮矮的,有些墙缝里还探出青苔。刚走几步就闻到炸糖油果子的香味,摊主是个笑眯眯的大姐,叁个金黄油亮果子才五块钱,咬一口,外脆里糯,甜得恰到好处。
巷子里的老手艺
再往里走,有个老师傅坐在自家门口编竹篮。他手法熟练,青色的竹篾在指间翻飞,没一会儿篮子的形状就出来了。我站着看了十来分钟,老师傅也不赶人,偶尔还和我聊两句。他说这条彭州100元小胡同里住着不少手艺人,都是祖传的活计。“现在年轻人嫌这个挣钱慢,都不愿意学了。”他摇摇头,手里的活却没停。
往前走几步,果然又看见个做皮影的老先生。他的小店里挂满了各种人物造型,孙悟空、关公、穆桂英,个个栩栩如生。最便宜的小皮影二十块就能请一个回家,我挑了个孙悟空的,打算回去挂在书桌前。
这个时候,我已经花了二十八块钱,手里多了包糖油果子和一个小皮影。心里盘算着,这一百块还真经花。
舌尖上的惊喜
说到吃,这条彭州小巷百元游可真没让人失望。有家卖荞麦面的小店,门面不大,只能摆四张桌子。我要了碗招牌荞麦面,才十二块钱。面条是现做的,汤头清澈,撒了点葱花和芝麻,简单却鲜美。老板娘说他们家在这条巷子里开了叁十多年,“来的都是老街坊,价钱一直没怎么涨。”
吃完面,我又买了两个鲜肉锅盔,才六块钱。刚出炉的锅盔烫手,金黄酥脆,肉馅儿冒着热气。边走边吃,也不顾什么形象了,反正这条巷子里的人都这样自在。
路过一家豆腐脑店时,我犹豫了一下。虽然已经有点饱了,但看到那雪白的豆腐脑,还是忍不住要了一碗。甜咸都有,我要了咸的,加了榨菜、虾皮和酱油,五块钱。坐在小店门口的矮凳上慢慢吃,看着巷子里来来往往的人,忽然觉得这样的下午真是惬意。
算下来,这一路吃下来,总共才花了五十一块钱,肚子已经装得满满当当。
不期而遇的乐趣
胡同深处有家旧书店,书架都快顶到天花板了。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中年人,正低头修一本泛黄的古籍。我在书架间翻找,居然找到一本八十年代出版的彭州民间故事集,只要十块钱。这种意外收获,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老巷子里才会遇到吧。
书店隔壁是家做传统糕点的铺子,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糯米香。我买了包花生糖,八块钱,准备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。老板说他们用的都是老法子,不添加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。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笼一盏盏亮起来。我数了数剩下的钱,还有叁十一块。正好看见个卖手工皂的小摊,挑了块桂花味的,十块钱。最后二十一块,在巷口买了叁支新鲜的荷花,准备插在客厅的花瓶里。
回到家,把今天的收获一样样摆出来——皮影、旧书、花生糖、手工皂,还有那叁支含苞待放的荷花。总共花了九十九块钱,不多不少。这才发现,原来不需要花很多钱,也能有这样充实的一天。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老手艺、老味道,还有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,或许才是彭州最动人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