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德镇学院外援女,景德镇学院外聘女生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3:28:49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刷朋友圈,总看到大家在聊景德镇学院外援女的事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,我还愣了半天——这是说学校里来了什么特殊的女生吗?后来仔细一问才明白,原来指的是从校外聘请来上课的老师或特邀学生。
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,我们学校向来以陶瓷艺术专业闻名,有时候课程需要,确实会从外面请些行业里的老师傅来授课。这些老师傅个个身怀绝技,有的擅长拉坯,有的精通釉料配制,手上功夫那叫一个绝。

不一样的课堂体验

记得上学期就有位从景德镇陶瓷世家请来的老师,六十多岁的年纪,精神头特别足。他上课从来不用笔笔罢,就带着一坨泥巴往讲台前一坐,边做边讲。说来也怪,同样的拉坯动作,经他一示范,感觉整个作品都有了灵魂。这种课啊,教室里总是挤得满满当当,连走廊上都站满了人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外聘老师确实给学校带来了新鲜空气。他们不像学校里那些按部就班的教授,上课时经常冒出些稀奇古怪的想法。有一次,一位外聘女生在创意设计课上,居然带着大家去学校的后山捡石头、树叶来做创作素材,这在传统的教学大纲里可是想都想不到的。

其实想想也挺能理解的。艺术这个东西,最怕的就是僵化。这些校外请来的老师,他们长期在一线工作,最清楚现在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作品,什么样的创意更受欢迎。他们的课往往更贴近实际,更接地气。

我有个学陶瓷设计的同学就说,跟着校外老师做的毕业作品,在求职时特别受用人单位青睐。因为这些作品不仅技法扎实,更重要的是创意和实用性结合得很好,一看就是懂市场的人指导出来的。

当然啦,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做法。有的同学就觉得,校外老师的教学方式太随性,不够系统。而且每个人的风格差异很大,这个老师这么教,那个老师那么教,有时候反而会把学生搞糊涂。

不过在我看来,这种多样性恰恰是难能可贵的。艺术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,多接触不同的创作思路,对开拓眼界特别有帮助。就像我们常说的,要“转益多师是吾师”嘛。
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上学期期末作品展上的事。有个同学的作品特别引人注目,她把传统的青花瓷和现代数码技术结合,创作出了一系列既古典又前卫的作品。后来才知道,这个创意就是在一位外聘老师的启发下产生的。

所以说啊,这些来自校外的老师们,他们带来的不单单是技艺,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。他们让我们看到,原来陶瓷可以这么玩,艺术可以这么搞。这种启发,有时候比单纯教技法更有价值。

现在想想,学校引入这些校外资源的做法确实挺明智的。既保持了传统的教学体系,又通过外聘教师的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,不正和我们学校“传承创新”的校训很契合吗?

看着教室里那些专注听课的同学,还有讲台上激情四射的外聘老师,我突然觉得,这样的学习氛围真好。不同的思想在这里碰撞,不同的技艺在这里交流,这不正是大学该有的样子吗?

说到这儿,我倒是很期待下周的那门课了。听说又要来一位新的外聘老师,据说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,专攻现代陶艺。不知道这次,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