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康哪个小区有粉灯,附近类似粉灯小区
夜色中的那抹光亮
晚上路过阜康西区那片新建的楼房时,总能看到几栋楼上透着些特别的光。说不上来具体是哪家,但那种淡粉色的灯光,在整片白色尝贰顿灯里显得格外扎眼。有次在小区门口买水果,听见两个阿姨聊天,一个说“你看那边亮粉灯的,估计又是新搬来的”,另一个接话“这阵子确实多了几家”。
其实这种事大家心里都明白,但谁也不愿主动说破。就像我们小区楼下那家理发店,前两个月突然在二楼窗户挂了串粉色的珠子帘,白天看着普通,一到晚上灯亮起来,整条街都知道那是做什么生意的。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地方的位置确实挺固定的,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几栋筒子楼,还有新城那边几个商住两用的小区。
我有个跑滴滴的朋友老李,他说半夜接单经常遇到奇怪的目的地。“就上礼拜吧,凌晨两点多接到个订单,导航到建设路那个废弃电影院后面。我到地方一看,整条巷子就叁四个窗户亮着灯,全是粉色的。”他摇着头说,“那地方白天经过根本不会注意,谁能想到晚上是那样。”
这些场所的选址好像都有自己的门道。比如多半选在临街但又有后门的房子,或者那种七拐八绕的老小区。有次我去城南办事,无意中走进一个九十年代建的小区,好家伙,大下午的,好几户阳台都挂着粉色的窗帘。要不是亲眼看见,真想不到这么普通的小区里藏着这些。
要说最明显的,还得是火车站旁边那片待拆迁区。上周我去接人,绕着找停车位,无意中开进了一条窄巷。两边都是叁四层的老楼,少说也有七八户挂着粉灯。有的还在门口摆着塑料霓虹灯,连招牌都省了。这种地方,估计也就是趁着拆迁前最后赚一笔。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查得严,这些场所也都学精了。粉灯不常开,改成用粉色窗帘或者直接在窗台上放个粉色玩具。不仔细看,还真以为是普通住家。就像我表姐家住的那个小区,有户人家整天拉着粉色纱帘,要不是有次晚上去串门,看见帘子后面人影晃动得厉害,根本想不到里头在干什么。
前阵子社区搞民意调查,提到这种“特殊经营”的问题,好几个大爷大妈都欲言又止。最后有个胆大的说了句:“我们那栋楼,半夜老有陌生男人进进出出。”具体是哪栋楼,在场的都心照不宣。这种事吧,就像小区里的公共秘密,大家都隐约知道,但谁也不愿挑明。
其实要我说,这些挂着粉灯的地方,白天看着和普通住宅没两样。有时候早上跑步经过,还能看见阿姨在阳台上晾衣服,大爷在楼下遛狗。但一到晚上,整栋楼的气氛就变了。这种反差让人忍不住去想,住在这些楼里的普通住户,每天看着这些粉灯进进出出,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。
现在城市发展这么快,老小区拆的拆,改的改,这些特殊场所也在不断换地方。今天可能在城东的老家属院,明天就搬到了城西的商业区。但不管怎么搬,总能从街坊邻居的闲聊里,从出租车司机的抱怨里,隐约听到些风声。这大概就是小城市的特点吧,什么事都瞒不住,却又没人愿意摆在台面上说。
有时候晚上加班回家,开车穿过那些亮着粉灯的小巷,总会想这些光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。每个粉灯后面,可能都是一个家庭的悲欢,一个人的无奈。这么一想,那些刺眼的粉色,好像也变得没那么扎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