醴陵喝茶上课资源群,醴陵品茶学习交流圈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个挺有意思的群,叫“醴陵喝茶上课资源群”。刚开始我还纳闷,喝茶就喝茶,怎么还上课呢?后来被朋友拉进去才发现,这地方真有点意思。
群里每天聊的都是和醴陵瓷器相关的事儿。有人分享新入手的釉下五彩茶杯,有人在讨论不同泥料对茶汤的影响,偶尔还会有老师傅开直播,手把手教大家怎么辨别瓷器的好坏。说来也挺逗,我原本就是个喝茶的门外汉,现在居然能头头是道地跟人聊起釉色和胎质了。
当茶杯不只是容器
记得有次在群里看到位老师分享,他说醴陵的釉下五彩有个特点,就是瓷胎特别薄,对着光看都能透出手指影子。这话让我突然开了窍——原来我们每天用的茶杯,不只是个装茶的家伙什儿。从那以后,我喝茶前总会下意识地把杯子举到灯下看看,渐渐地,居然能看出些门道来了。
群里常有人发问:“刚入坑该选什么样的杯子?”这时候总会有热心的群友给出建议。新手适合从简单的单色釉开始,等有了感觉再尝试更复杂的器型。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,让很多像我这样的小白少走了不少弯路。
上周群里组织了个小型茶器鉴赏会,来了位在当地瓷厂工作了叁十多年的老师傅。他拿着自己带来的茶壶,慢悠悠地给大家讲解每个细节。说到兴起时,还现场演示了怎么用不同的壶泡同一款茶,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器形对茶香的影响。这种实实在在的体验,比看书本上的理论要生动多了。
其实在醴陵品茶学习交流圈里呆久了,最大的收获倒不是学会了多少专业知识,而是慢慢培养出了一份对日常用器的珍视。现在每次端起茶杯,总会不自觉地多看一眼它的釉色和造型,喝茶这件事也因此多了几分趣味。
群里最近在筹备一个线下活动,说是要带大家去参观工作室,亲手体验拉坯和绘画的过程。虽然我手笨,但想想能亲手做个属于自己的杯子,就算歪歪扭扭的,用起来应该也别有一番滋味吧。
有时候晚上闲着,我会翻翻群里的聊天记录。看着大家因为同一个爱好聚在这里,互相分享心得,帮忙找资源,甚至成了现实中的朋友,这种因茶而生的缘分,确实挺温暖的。说不定哪天,你也会在醴陵品茶学习交流圈里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