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汉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,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陪小孩
最近在广汉本地家长群里,有个话题悄悄火了起来——不少初中生竟然打出了“一小时50元约小孩”的广告。刚开始看到这个消息,我和邻居王阿姨都愣住了,现在的中学生都开始做家教了?
50元背后的故事
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这些初中生不是在搞什么新奇玩意儿,而是正经在做“少年家教”。我家楼下李姐的儿子小明就是其中一个,这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有天在电梯里遇到,我好奇问他:“怎么想起做这个?”小明挠挠头说:“就是想试试自己学得扎不扎实,顺便赚点零花钱。”
说实话,这个“广汉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”的现象,刚开始确实让大人们心里打鼓。但转念一想,我们小时候不也常给邻居家小孩讲题吗?只是现在变得更规范了。住在对面的张老师跟我说:“其实这种‘少年家教一小时50元陪小孩’的模式挺有意思,年龄相近更容易沟通。”
我专门去了解了几家的情况。有个叫小雨的初二女生,她带的叁年级小朋友原本数学只能考70多分,现在居然能上90了。问起她的秘诀,小姑娘笑着说:“我就是把自己怎么理解题目的方法告诉他,可能老师讲得太复杂了吧。”
当然啦,这事也不是人人都叫好。隔壁单元的刘叔叔就担心:“半大的孩子能教好吗?别把人家孩子带偏了。”这话说得也在理,毕竟教学经验这东西,确实需要时间积累。
不过我发现,这些初中生倒是挺有办法的。他们会提前备课,还会互相交流教学心得。有个叫小杰的男生甚至做了套卡牌,用游戏的方式帮小朋友记英语单词。这种新鲜劲儿,确实是传统补习班比不了的。
现在周末在小区里散步,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几个初中生带着小朋友在凉亭里写作业,那气氛既认真又轻松。有时候小朋友学累了,他们还会一起玩会儿游戏,劳逸结合做得有模有样。
说到这里,我想起前两天在超市遇见李姐,她笑着说儿子小明现在可认真了,为了教好小朋友,自己先把知识吃得透透的。这大概就是教学相长吧,教别人的同时,自己也进步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“广汉初中生一小时50元约小孩”的模式到底能走多远,现在还不好说。但看着孩子们那份认真劲儿,倒是让人挺感慨的。现在的年轻人,确实比我们那会儿更有想法。
这几天又在群里看到新消息,有些高中生也开始加入这个行列了。看来这股“少年家教”的风气,还真在广汉这块地方慢慢扎根了。就是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更规范的发展,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