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芝大学城约找学生,林芝高校区寻学子
最近常听人提起林芝大学城约找学生的事儿,说是有不少家长专程跑来找孩子。这事儿乍听起来有点奇怪,现在通讯这么发达,打个视频电话不就行了?可当你真站在大学城路口,看着那些揣着地址条、伸长脖子张望的叔叔阿姨,就会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上周末我路过林芝高校区,正好遇见个拎着保温桶的大妈。她说闺女考研压力大,电话里总说“挺好的”,当妈的不放心,就炖了汤送过来。“孩子报喜不报忧啊”,大妈望着宿舍楼叹气,“得亲眼看看她瘦没瘦”。这话让我愣在原地,想起自己读书时父母也常这样,说是顺路来看看,其实哪来那么多顺路。
藏在保温饭盒里的牵挂
后来我在奶茶店又遇见个戴安全帽的大叔。他掏出手机给我看聊天记录:“爸,我在图书馆”“我在食堂”“我在上课”——全是简短回复。大叔憨厚地笑:“孩子忙,我不打扰,就看看他常说的奶茶店啥样”。他点了儿子最爱的芋圆奶茶,小心翼翼尝了一口,仿佛这样就能离孩子的生活近些。这些林芝大学城约找学生的父母,要的从来不是即时回复,而是那份看得见摸得着的踏实。
其实年轻一代也未必不懂这份心。我认识的学妹就常拍食堂饭菜发给爸妈,周末故意“抱怨”宿舍空调太冷。她说父母在林芝高校区寻学子时迷过路,现在主动分享定位,“让他们感觉被需要”。你看,爱的距离从来不是问题,问题是如何把牵挂变成双向奔赴。
夕阳西下时,我又遇见那位大妈,她女儿正挽着她的胳膊介绍校园。姑娘悄悄对我说:“妈妈总担心我吃不好,其实我更担心她爬坡累着。”她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映在暮色里,忽然让人觉得,这座充斥着青春呐喊的大学城,正因为这些温暖的牵挂,才真正有了温度。
或许明天,还会有新的父母出现在林芝大学城的某个角落。他们不熟悉导航软件,却记得孩子爱吃的零食口味;说不出自习室编号,但能一眼在人群里找到自己的宝贝。这些看似笨拙的探望,何尝不是用脚步丈量爱的证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