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丘那里有站小巷,任丘那有小站街巷
熟悉的站台与巷口
那天在任丘老城区转悠,耳边忽然飘过这么一句:“任丘那里有站小巷啊?”问路的年轻人拿着手机,满脸着急。旁边晒太阳的大爷慢悠悠抬手一指:“往前走,看见旧站台往右拐,任丘那有小站街巷就是那儿。”
这话让我愣了好一会儿。站台?在我记忆里,任丘确实有个老客运站,零几年那会儿特别热闹。那时候路窄,车站门口斜出去好多小巷子,卖烧饼的、修自行车的、裁缝铺子,密密麻麻挤在两边。清晨天还没亮,就能听见拉客的吆喝声:“去沧州的上车了啊!”摩托车的突突声和豆浆的香味混在一起,那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。
我顺着大爷指的方向走,没几步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旧站台。蓝色的顶棚褪了色,站牌上字迹模糊,长条凳上空荡荡的。站台后面,任丘那里有站小巷还在,只是味道全变了。原来的烧饼铺变成了连锁奶茶店,裁缝铺的位置开起了房产中介,光亮的玻璃门上贴满了楼盘信息。
巷子深处倒还有几家老店撑着。修自行车的老张还在,铺子缩成了一个小角落。他说没办法,现在都开汽车了,谁还修自行车?倒是偶尔有些怀旧的人来给他的铺子拍照,说这叫“城市记忆”。老张笑着摇头,他不懂什么记忆不记忆的,就是舍不得这个待了大半辈子的地方。
站在巷口往两头看,挺有意思的。一头是新建的商业广场,玻璃幕墙亮得晃眼;另一头还保留着几栋老房子,灰砖墙爬满了青苔。这种新旧的拼接,倒成了任丘那有小站街巷现在的特色。有个开奶茶店的年轻人跟我说,他就看中这里既有老任丘的影子,又能吸引年轻人来打卡。
说来也怪,城市发展总是绕不开这些老地方。拆了建、建了改,可人们还是会记得任丘那里有站小巷这个叫法。就像那个问路的年轻人,明明导航上能查到新地址,他偏要问“站小巷”在哪。或许在这些地名里,藏着大家共同的念想吧。
太阳快要落山时,我又路过那个旧站台。几个老人坐在长凳上聊天,说以前这里多热闹,去天津的大巴一天十几趟。现在车站搬走了,但任丘那有小站街巷这个名字留了下来,成了这一片的代称。有个老人说得实在:“叫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这地方还有人惦记。”
转身离开时,奶茶店亮起了霓虹灯,老张也准备收摊了。新和旧就这样和平共处着,谁也没赶走谁。我想,或许再过十年,这里又会是另一番景象。但只要有记得的人,任丘那里有站小巷就不会真正消失,它会在大家的言谈间、记忆里,一直存在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