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高端大选海选喝茶,敦煌盛会品茗甄选活动
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提起“敦煌高端大选海选喝茶”这事儿,乍一听还以为是选美比赛配茶艺表演,仔细打听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要说这个名头起得可真有意思,把敦煌文化、评选机制和茶道精神全塞进八个字里,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。
记得上周路过敦煌小镇时,恰好撞见他们正在布置场地。青砖垒起的茶席沿着沙丘曲线蜿蜒排列,穿着驼色麻布茶服的姑娘们正在擦拭天青釉茶盏。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师傅蹲在茶笼前,小心翼翼调整着炭火的位置,那专注劲儿就像在打磨一件千年文物。
茶香里的文化密码
其实所谓“敦煌盛会品茗甄选活动”,说白了就是在敦煌特色空间里举办的茶文化体验。不过他们挑选茶品的方式挺特别,既不比茶叶价格,也不拼包装华丽。评委们更在意茶汤与敦煌气质的契合度,比如叁炮台是否能喝出大漠的苍劲,玫瑰茯茶里是否藏着月牙泉的温润。有位从西安来的茶艺师带来的陈年茯砖,在注水瞬间升腾起的菌花香,竟让在座的敦煌壁画师联想起了220窟北壁的菩萨衣袂。
我在现场遇到个有意思的场面:当志愿者端上用本地锁阳草窨制的黑茶时,来自杭州的评茶专家先是皱眉,接着又恍然大悟般连饮叁盏。他说这茶初入口带着戈壁的粗粝,但喉韵里竟藏着莫高窟壁画颜料里的矿物质感。这种奇妙的体验,让我突然理解“敦煌高端大选海选喝茶”这个看似混搭的概念,其实是在寻找能承载地域记忆的味觉符号。
随着活动推进,发现他们今年特别设置了“时光茶席”环节。在仿照榆林窟设计的半开放茶室里,参与者要用仿古法烧制的陶壶冲泡,伴着《阳关叁迭》的古琴声,感受茶汤在喉间流淌的轨迹。有个年轻茶农的参赛作品让人印象深刻——他用祁连山的雪水焖泡陈化十年的泾阳茯茶,茶汤表面泛着的金圈,在夕照下恍若鸣沙山的流沙。
这些天看着陆续公布的“敦煌盛会品茗甄选活动”入围名单,突然想起那位杭州茶人临走时说的话。他说在别处喝茶讲究“清寂”,在敦煌却要喝出历史的喧响。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气质要求,让每个参与者都不自觉地变得郑重起来。那些经过七轮选拔最终留下的二十款茶,现在正在敦煌数字文化中心展出,透过玻璃展柜能看到茶饼上压制的飞天纹样。
偶尔会想起活动收官那天傍晚,众人围坐在汉唐风格的茶寮里,看着沙漠夜空渐次亮起的星辰。有个姑娘用夜光杯斟着本地特色的红枣茶,茶汤里晃动的月光,竟与叁危山上的佛光有些相似。这种时空交错的体验,或许就是“敦煌高端大选海选喝茶”最打动人的地方——它让延续千年的敦煌文明,在当代人的茶杯里重新活了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