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屯同城饮茶,北屯同城品茶交流
这几天北屯的天气渐渐凉快下来,风吹在脸上终于有了点舒服的感觉。我坐在窗边捧着茶杯,忽然想起前阵子在朋友圈刷到的一个活动——北屯同城饮茶聚会。当时顺手就报了名,没想到这成了我这几个月最值得的一次决定。
那天我带着自己珍藏的武夷山肉桂准时到场,组织者张姐热情地招呼我入座。她是个四十岁上下的茶友,在北屯开了十几年茶庄,说起本地茶事如数家珍。“咱们北屯喝茶的人其实不少,”她边烫茶杯边说,“就是缺个像样的交流平台。所以我才试着组织这个北屯同城品茶交流活动,让爱喝茶的朋友能聚在一起。”
茶香里的相遇
桌上已经摆了好几位茶友带来的宝贝:安溪铁观音、云南普洱、还有本地特色的玫瑰花茶。坐在我对面的李老师小心地泡着一泡陈年白茶,热气袅袅升起,他笑着说:“这茶我存了八年,就等着懂它的人一起来品。”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这不只是喝茶,更像是一场与知音的约会。
我们轮流传着闻香杯,比较着不同茶汤的色泽。有人说他喜欢绿茶的清新,有人独爱普洱的醇厚,还有个年轻姑娘说她第一次知道原来同一款茶,不同人泡出来味道真的不一样。张姐适时地分享冲泡技巧,比如水温怎么控制,出汤时间如何把握这些实实在在的经验。
让我惊讶的是,在场有不少年轻人。二十六岁的小陈说,他是在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偶然接触到茶道,从那以后就迷上了。“每次心烦意乱时,静下心泡壶茶,整个人就平静多了。”他边说边给我们展示他刚入手的便携茶具,设计得很精巧,适合上班族使用。
从陌生到熟悉
茶过叁巡,气氛完全放松下来。大家开始聊起各自的生活,有位退休的工程师说起他走访各地茶山的经历,还有个设计师分享她如何把茶元素融入创作。我注意到,虽然我们来自不同行业,年龄也相差很大,但在茶香环绕中,所有人都很自然地打开了话匣子。
张姐又泡了一壶熟普,深红的茶汤在白瓷杯中格外好看。“其实咱们北屯喝茶的历史挺长的,”她回忆道,“早些年人民公园边上就有好多茶摊,现在虽然少了,但爱茶的人没减少,只是都散落在各处罢了。”她这话让我很感慨,现代生活节奏这么快,能有个地方慢下来喝茶聊天,确实是件难得的事。
那天我们待了整整一下午,从阳光正好喝到夕阳西下。临走前,大家互加了微信,建了个“北屯茶友群”。李老师笑说以后这就是我们的“移动茶室”了。令我意外的是,这个群后来异常活跃,每天都有茶友分享新淘到的好茶,或者约着周末小聚。
上周我又参加了一次聚会,发现队伍壮大了不少,新来了七八个茶友。小陈带来了他爸收藏的老茶具,有个开书店的茶友甚至提议可以在他的书店辟个角落定期办茶会。看着这场面,张姐特别欣慰:“没想到咱们这个北屯同城饮茶的小活动,能连接起这么多人。”
现在每个周末,只要得空,我都会参加这样的茶聚。不一定每次都能学到多专业的茶知识,但那种围坐在一起、静心品茶的感觉特别好。茶还是那杯茶,但有人分享,味道似乎就更丰富了。如果你也在北屯,又恰巧喜欢喝茶,或许哪天我们会在某次茶会上相遇呢。到时候,别忘了带上你的好茶和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