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邮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高邮周边200元能遇到真爱吗
昨晚和发小撸串,他突然没头没脑地问我:“你说,现在高邮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”我差点被啤酒呛着。这问题太绝了,绝得让我愣了好半天。
记得零几年那会儿,我们还在上高中。两百块可是笔巨款,能请暗恋的女生在校门口吃半个月麻辣烫,临走时她送你个钥匙扣,能在裤兜里捂出汗。现在呢?两百块可能刚够市中心餐厅点两道菜,或者买支口红。
物价飞涨,真心贬值?
我有个表弟,前阵子相亲。见面回来直叹气,说姑娘直接问月薪,听说不到八千脸就垮了。他苦笑着算账:看电影一百,吃饭叁百,打车再几十。还没确定关系呢,几千块已经花出去了。“哥,现在谈恋爱是不是都得先查银行卡余额啊?”
这话真让人心里发酸。好像爱情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,放在橱窗里等着被购买。高邮周边200元能遇到真爱吗?放在今天,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点讽刺。
但上周遇到的事,让我改了主意。我家楼下修鞋的老陈,五十多岁的人了,每天收摊都会给老婆带点东西。有时是两块五的烧饼,有时是菜场挑的便宜发卡。他老婆每次接过,都笑得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。老陈说,结婚二十多年,没送过超过一百的礼物。“可她跟着我,从来没嫌过。”
这让我想起邻居小年轻。两人都是刚工作的打工族,租着老小区的一室户。有次在楼道碰见,女孩正小心翼翼地给男孩贴创可贴——他兼职送外卖把手划了。女孩轻声抱怨:“不是说好这周我请吗?”男孩嘿嘿笑:“你那钱留着买裙子。”他们每周最奢侈的消费,就是周五晚上麻辣烫加两瓶啤酒,总共不到八十。
看着他们,我突然明白了点什么。高邮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也许问题本身就不太对。爱情从来不是对于你能花多少钱,而是你愿意为对方付出什么。是老陈每天收工时还记得的那块烧饼,是邻居男孩手上那个创可贴。
现在的人总把感情复杂化了。要房子车子,要彩礼婚礼,算来算去,唯独忘了算心里那份情。我认识的那些过得好的夫妻,没几个是特别有钱的。反而是那些能把苦日子过出甜味的,走得最长远。
当然,我不是说穷就光荣。谁不想让爱人过得好点?但感情的基础,真不是银行账户上有几个零。是在你加班到深夜,有人给你留盏灯热着饭;是你生病难受时,有人守在床边给你擦汗。
所以啊,别老纠结高邮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这种问题。重要的不是你花了多少,而是那份心还在不在。现在两百块确实不经花,但要是两个人真心想在一起,路边摊的馄饨也能吃出大餐的滋味。
写完这些,我打算给发小发条微信:周末咱再去那家烧烤摊,我请客。虽然我们都奔四了,但有些东西,不该被价钱标签淹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