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州做大活的地方,定州做活大的地点
那天路过定州汽车站,听见两个外地口音的人在打听:"师傅,咱这定州做大活的地方在哪儿啊?"被问路的大爷挠挠头:"您是说定州做活大的地点不?往东走两个路口就是。"
这简短的对话让我停下脚步。在定州生活了四十年,还是头一回琢磨这个说法。"做大活"叁个字乍听普通,细想却别有深意。它不像"找工作"那么生硬,也不像"找活儿干"那么随意,带着点江湖气,又透着生活的实在。
市井里的烟火气
顺着大爷指的方向往前走,果然在第二个路口看到了一片热闹景象。清晨六点多,这里已经聚集了百十号人。有拎着工具箱的水电工,有穿着工装的泥瓦匠,还有握着卷尺的装修师傅。他们叁五成群站着,偶尔聊上几句,眼睛却始终留意着过往的车辆。
这时一辆银色小车停下,司机探出头:"家里卫生间漏水,来个老师傅!"立刻有位五十岁上下的大叔上前:"干了二十多年水电,带您去看看?"叁言两语谈妥,大叔拎起那个磨得发白的工具包就上了车。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,却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双向选择。
我在旁边看了整整一个早上,发现这里的规矩很有意思。老师傅们不会主动围上去招揽生意,而是在路边静候;来找工人的也清楚,这里聚集的都是有真本事的老师傅。这种默契,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。
手艺人的坚守
和老张聊起来是第叁次去的时候。那天飘着细雨,市场上人不多,他正在擦拭工具。"这行干了小叁十年喽。"他拧干抹布,小心地擦着每件工具,"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,觉得又脏又累。"
他打开话匣子,说这些年带过七八个徒弟,最后留下的就两个。"好手艺得沉下心来学,就像我们定州做大活的地方,看着简单,里面的门道深着呢。"他指着远处的几个老师傅,"那个穿蓝衣服的老李,贴瓷砖是一绝,边角从来不用收边条;旁边戴帽子的小王,虽然年轻,可刷墙的功夫都快赶上他爹了。"
正说着,又有人来找师傅。老张起身迎上去,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在阳光下发亮。我突然明白,定州做活大的地点之所以有名,不是因为地方特殊,而是因为这些手艺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。
这些年城市建设快,装修市场也变了模样。有人劝老张去注册个公司,他摇摇头:"咱就是手艺人,把活做好最要紧。"这话朴素,却道出了这个地方的精髓——不管时代怎么变,好手艺永远有人认。
傍晚时分,市场渐渐安静下来。没接到活的人开始收拾工具,相约明天再来。路灯亮起时,这里又恢复了普通街道的模样,仿佛白天的热闹从未发生过。但我知道,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个定州做大活的地方又会充满生机。毕竟生活总要继续,而好手艺,永远是这个城市最需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