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熟初中生一小时50元,常熟中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
一份“价格表”背后的故事
前两天在小区公告栏里,看到一张手写的小广告:“常熟初中生一小时50元,为您家孩子提供家教辅导。”白色的纸张边缘有些卷曲,字迹带着点学生气的工整。我当时就停下了脚步,心里咯噔一下。这个价格,这个身份,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。
说实在的,现在随便在外面报个辅导班,或者请个专业的老师,一节课的费用远不止这个数。五十块钱一小时,可能也就够买两杯奶茶。所以当我看到“常熟初中生一小时50元”这个标准时,第一反应并不是便宜,而是好奇。这背后,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?他或她,又是抱着怎样的心态,走出这一步的?
我猜,这孩子大概率是个成绩不错的高中生,甚至可能就是一名“常熟中学生家教”。迟补可能刚刚经历过中考的洗礼,对初中那点知识门儿清,正热乎着。家里的书桌上,或许还堆着没做完的模拟卷,但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,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,挣一点零花钱,或者给家里减轻一点点负担。这种想法,特别朴实,也特别有力量。
请一位这样的小老师,对家长来说意味着什么?我想,风险肯定是有的。比如说,教学经验肯定没法和老教师比,讲课的系统性可能也弱一些。但好处呢,似乎也很明显。他们和您的孩子年龄差距小,几乎没有代沟,那些让您头疼的“二次函数”、“被动语态”,在他们嘴里可能就是用同龄人之间最易懂的“黑话”讲出来。这种“哥哥姐姐”式的辅导,有时候比正经危坐的课堂,效果来得更直接。
而且您发现没有,这个“常熟初中生一小时50元”的现象,它反映的是一种趋势。现在的孩子,独立和自立的意识比以前强多了。我们那时候,假期多半是疯玩,顶多帮家里做点家务。而现在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,已经敢于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明码标价,推向一个小小的市场。这不仅仅是赚钱,更像是一次对社会的小小试探,一次宝贵的实践。这份勇气,我觉得值得点个赞。
当然,话题回到“常熟中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”这件事本身,我们也不能只看一面。对于聘请的家长而言,关键还是要看效果。我个人的看法是,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小升初的衔接阶段,或者是在初中某个年级遇到了瓶颈,需要有个“过来人”点拨一下,那么选择这样一位小老师,性价比可能会很高。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新鲜的学习方法,很可能就是打开孩子思路的那把钥匙。
那张小小的广告,我最后没有撕下来。它就那么静静地贴在公告栏里,也许已经被另一个需要的家长看到,一个电话打了过去。这五十块钱,买的不仅仅是一小时的课程,更像是一次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带动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和规模的时代,这种带着点人情味和青涩感的“小生意”,反而让人觉得有些温暖。毕竟,谁不是从那个渴望被认可、想要证明自己的年纪过来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