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峰火车站附近站街,赤峰站周边街景
来赤峰出差,出火车站才下午四点多,想着离约好的晚饭还早,干脆就在这附近随便走走。说起来,这还是我第一次仔细看赤峰站周边的样子。
火车站前广场挺大,人来人往的。拖着行李箱的旅客行色匆匆,接站的人伸着脖子张望,小贩的叫卖声、汽车的喇叭声混在一起,热闹得很。我顺着人流往外走,不经意就拐进了车站旁边的一条小街。
市井生活的温度
这条街和广场的宽阔真是两个世界。路不宽,两边挤满了各式小店铺。卖蒙古馅饼的、开特产店的、还有五金杂货和手机维修。空气中飘着刚出炉的烤饼香味,混着一点汽车尾气的味道,说不上好闻,但特别真实。一位大爷坐在自家店门口的小马扎上,端着个大茶缸,慢悠悠地喝着茶,看着街景,那神态安逸极了。
我边走边想,这赤峰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景象,还真有点意思。它不像大商场那样精致整齐,却充满了活生生的烟火气。每家小店都在努力经营着自己的日子。
再往前走,看到一个卖奶食品的小摊,老板娘很热情,看我驻足,立刻用带着浓浓本地口音的普通话招呼我:“尝尝不?自家做的奶豆腐,好吃着呢!”我买了一块,味道确实醇厚。和她闲聊几句,她说在这赤峰站周边街景里做买卖十几年了,见证着这里一天天的变化。
街角有几个孩子在追逐嬉戏,他们的笑声格外清脆。旁边一位母亲一边织着毛衣,一边不时抬头看孩子一眼。这情景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老家街坊邻居间的日子,那种亲切感和安全感,是在高楼大厦里很难找到的。
走着走着,看到一栋老房子夹在新建的商铺中间,墙皮有些剥落,露出里面的砖块。它静静立在那里,像是这片赤峰站周边街景的见证者,看着人来人往,看着时代变迁。
天色渐渐暗下来,路灯一盏盏亮起,给街道披上一层暖黄色的光。许多店铺都亮起了霓虹灯牌,整条街反而比白天更加明亮生动。卖小吃的摊位前围满了人,大概是下班的本地人和刚下车的旅客。食物的热气在灯光下袅袅升起,看着就让人觉得暖和。
我站在街口回望,这条赤峰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景象深深印在脑海里。它不是旅游手册上会重点介绍的地方,没有惊艳的风景,却以一种朴素的、日常的方式,展现着这座城市的脉搏和呼吸。在这里,你能看到最真实的生活模样,感受到最直接的人间温情。
看看时间,该去赴约了。我转身融入人流,心里却还留着刚才看到的那些画面。这条普通的街道,这些平凡的人们,构成了我对赤峰最初也最深刻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