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兰店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,大学城旁暗巷位置在哪
这两天总听学弟学妹们在群里问普兰店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,说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人拍那种怀旧风格的照片。说实话,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时我也愣了下——咱这儿不是到处都亮堂堂的嘛?
昨儿下午没课,我特意骑着共享单车在大学城周边转了两圈。路过二食堂后门那条路时,正好碰上承包快递驿站的张师傅在卸货。他指着斜对面那条夹在奶茶店和打印社中间的小道说:“这不就是你们学生常问的暗巷嘛?去年装了一排太阳能路灯,现在晚上比家属院还亮堂。”
那些年被误解的“暗巷”
顺着张师傅指的方向往里走,发现这条叁米来宽的通道其实挺有意思。左边墙面上留着美术系同学的涂鸦创作,右边挂着几家外卖店的灯箱。巷子深处那家修鞋铺的刘阿姨正在教新生缝帆布鞋,电动缝纫机的嗡嗡声和飘来的奶茶香味混在一起。
我突然想起大叁那年,这条巷子确实挺暗的。那时候路灯总接触不良,晚上只有便利店招牌投点光。后来学生会在意见箱投了叁次建议,市政施工队花了两天时间重新布线,现在连墙角都装着反光标识。
要说大学城旁暗巷位置在哪,可能每个学长学姐指的方向都不太一样。体育系的小王觉得是体育馆后身那条健身步道,外语学院的林姐坚持是通往小北门的那段林荫路。其实说到底,大家惦记的不是真的暗巷,而是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小确幸。
就像我刚刚在修鞋铺门口发现的猫窝,叁只橘猫正晒着太阳打盹。旁边贴着张便条:“同学们投喂请适量,保持卫生哦~”这种带着温度的小细节,可比冷冰冰的“暗巷”俩字动人多了。
转到巷子尽头时,看见两个女生正架着手机拍惫濒辞驳。穿牛仔服的姑娘边调整角度边说:“咱们得把新装的照明灯拍进去,别让学妹们还以为是黑漆漆的地方。”她的同伴笑着接话:“早知道带补光板了,这路灯比宿舍台灯还亮。”
回宿舍路上经过保卫处,值班的李叔正在更新校园安全地图。听说最近他们在所有通道都增加了紧急呼叫按钮,夜间巡逻车也会特意绕到这些所谓的“暗巷”转转。我翻了下手机里刚拍的照片,忽然觉得“暗巷”这个说法确实该改改了。
那些曾经光线不足的角落,现在不是装着智能感应灯,就是墙面上跳动着彩绘的光影。去年毕业的师兄在群里看到讨论还纳闷:“你们说的暗巷,是不是咱当年偷摸撸串的那条美食街前身?”
今晚社团活动结束路过打印社那边,特意看了眼巷子里的景象。暖黄色的灯光把涂鸦照得格外清晰,外卖小哥的电动车铃声叮当作响。或许过不了多久,当再有人问起大学城旁暗巷位置在哪,得到的回答会是:“哪儿还有什么暗巷,全是亮堂堂的青春通道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