嵊州水会交流群,嵊州水资源交流论坛
最近在微信里找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群,叫“嵊州水会交流群”。刚开始还以为是讨论游泳或者温泉的,进去待了几天才发现,这里面聊的事儿还真不简单。
群里大多是本地的叔叔阿姨,也有几个像我这样的年轻人。大家平时聊什么呢?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聊得最多的居然是家门口那条剡溪的水质变化。住在江东新村的李阿姨每天早上都会在群里发一张江面的照片:“今天水挺清的,能看到小鱼群了!”开茶叶店的王叔则会接话:“是啊,用这水泡我们嵊州的龙井,味道都更香了。”
咱们身边的水资源
说来也挺有意思的,以前从来没在意过每天用的水从哪里来。通过这个嵊州水资源交流论坛,我才知道咱们喝的水主要来自长乐江和南山水库。群里有个老水利员张师傅,经常给大家科普:“别看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有水,这背后可是有一整套供水系统在运转的。”
上周六,群里组织了第一次线下活动——去南山水库参观。站在大坝上,看着碧波荡漾的水面,那种感觉和在群里看照片完全不一样。管理处的同志很热情,带我们看了水质监测设备,还讲解了水库如何调节水量。王叔一边听一边点头:“原来我们每天泡茶用的水,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啊。”
回来的路上,大家聊得更起劲了。开餐馆的赵姐说准备在后厨加装节水龙头,教书的陈老师则打算在班上组织节水主题班会。我也在想,是不是该把家里那个有点漏水的水龙头修一修了。
这段时间在群里泡着,慢慢发现生活中很多小事都和水有关。比如洗菜的水可以浇花,淘米水能洗碗,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,其实都是在珍惜咱们宝贵的水资源。住在乡下的刘大伯在群里分享了他收集雨水浇菜园的经验,还挺受欢迎的。
前两天经过剡溪,看到几个穿着“嵊州水会交流群”马甲的人在河边清理垃圾。走近一看,原来是群里自发组织的护河活动。我也跟着捡了一下午的塑料袋和瓶子,虽然腰有点酸,但看着干净的河岸,心里特别踏实。
现在每天打开“嵊州水资源交流论坛”已经成为我的习惯。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,就是普通人在聊身边事,但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很多对于水的知识。最重要的是,大家在一起想办法,怎样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。这不,群里正在商量下个月去参观自来水厂的事,我已经第一时间报名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