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苏泄火的小巷子,乌苏小巷消暑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2:51:08 来源:原创内容

夏日的乌苏像个蒸笼,柏油路面被晒得软塌塌的,连知了都叫得有气无力。这时候,老乌苏人都不约而同地往城西那片老巷子里钻——就是那个被大家念叨了多年的乌苏泄火的小巷子。

说是巷子,其实是个纵横交错的迷宫。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油亮,两旁的梧桐树长得遮天蔽日,人一走进来,温度计像突然掉了叁五度。巷子窄的地方,对面二楼的人家伸手就能递过来一碗冰镇绿豆汤。

巷子里的清凉秘密

老陈的酸梅汤摊子就支在巷子拐角,那个位置太阳永远晒不到。他家的酸梅汤非得用井水镇着,喝起来带着点淡淡的烟火气。“这天儿,就得喝点带劲的!”老陈边说边往杯子里加自己腌的桂花蜜。确实,叁五块钱一杯下肚,那股子凉意能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肚脐眼。

再往深处走,李阿姨的凉面摊子前总是排着队。她拌面的手法那叫一个利索,芝麻酱、蒜汁、辣椒油,每样佐料都恰到好处。最妙的是她会在面里加一勺冰镇的黄瓜丝,吃起来咯吱咯吱响,爽口得很。常来的食客都晓得要坐在巷子边的石凳上吃,偶尔有穿堂风吹过,那滋味,给个神仙都不换。

说真的,乌苏小巷消暑去处之所以让人惦记,不只是因为这些吃食。你瞧,巷子深处的老茶馆里,说书先生正在讲《隋唐演义》,满屋子的人听着故事,喝着茶,手里的蒲扇摇得都不紧不慢。外面的暑气再重,到了这儿也都化作了一声叫好。

偶尔会碰见卖莲蓬的老奶奶,五块钱能买叁个。掰开嫩绿的莲蓬,取出白生生的莲子,那股清甜能在嘴里回味许久。有个住在巷尾的大爷更绝,直接把竹床搬到巷子里,午休时往上一躺,任谁路过都不打扰他的清梦。

天色渐晚时,巷子里的热闹才刚开始。各家各户把小板凳搬到门外,摇着扇子聊家常。小孩子们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笑声能传出去老远。这时候,卖西瓜的叁轮车叮叮当当地过来,挑个沙瓤的,当场切开,红彤彤的瓜瓤在暮色里格外诱人。

说来也怪,明明都是些平常的消夏方式,可在这乌苏泄火的小巷子里,偏偏就多了几分说不清的韵味。或许是因为这些老巷子本身就带着岁月的凉意,又或许是邻里之间的热络冲淡了暑气。反正,在这乌苏小巷消暑去处待上半天,再走出去时,整个人都像是被重新洗刷过一样,连呼吸都带着薄荷味的清凉。

夜深了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有人家在院子里摆开了棋盘,旁边围观的比下棋的还着急。晚风终于变得凉爽,带着各家厨房飘出来的饭菜香。这时候要是有朋友约着去商场里吹空调,老住户们准会摆手:“不了不了,咱这巷子里,比哪儿都舒坦。”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