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平站街快餐约学生,恩平街头小吃约同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0:12:17 来源:原创内容

转角遇到的不只是小吃摊

那天傍晚路过恩平老城区,正好赶上学生放学。穿着校服的少年们叁叁两两涌出校门,空气里突然就热闹了起来。我站在街角等人,目光不经意扫过对面那条小街,几个年轻人正围在一个小吃摊前,说说笑笑的。

“阿姨,我要两份萝卜牛杂!”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喊道,他校服袖口卷到手肘,露出晒得黝黑的手臂。旁边扎马尾的女生边掏零钱边抱怨:“饿死啦,中午食堂的饭都没吃饱。”他们身后还有几个同学在排队,叽叽喳喳讨论着刚才的数学考试。

这条街我熟,从小就在这儿跑着长大。街边开着不少小吃店,肠粉、云吞面、煲仔饭,都是做了十几年的老味道。学生们放学后总爱来这里,花个十块八块,就能填饱肚子。烧鹅档口的陈叔一边切着鹅肉一边和熟客聊天:“现在的学生仔真辛苦,晚上还要补习到九点多。”

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——这些小吃摊似乎成了学生们的小天地。他们在这里不只是吃东西,更像是暂时逃离课堂的放松。几个男生围坐在塑料凳上,边吃炸鸡柳边讨论刚出的手游;两个女生分享着一碗糖水,悄悄说着班里谁和谁好像在一起了。这份热闹要持续到天擦黑,学生们才陆续散去。

街灯亮起来的时候,我遇见初中同学阿斌,他正来接放学的女儿。“现在的小孩比我们那时候忙多了。”他感慨道,“我们当年放学还能在街上晃悠半天,现在?都赶着去补习班。”他指着女儿和同学站在小吃摊前的背影,“就这点时间能放松一下。”

说实话,看着这些场景,我忽然想起自己读书那会儿。校门口那位卖豆腐花的老伯,他的叁轮车周围总是挤满了人。我们班男生总爱比赛谁吃得快,女生则小口小口地尝,担心弄脏校服。那些味道和笑声,现在想起来还特别真切。

夜幕完全降下来,学生差不多都离开了。小吃摊的阿姨开始收拾东西,她把最后几份鱼蛋便宜卖给了常来的几个高叁学生。“马上高考了,多吃点,补充体力。”她说着,往袋子里多塞了两串。学生们道谢离开,背影在路灯下拖得老长。

这条普通的街道,因为学生们的到来,每天都上演着相似又不同的故事。恩平站街快餐约学生,恩平街头小吃约同学,听起来可能只是简单的吃喝,但仔细想想,这里面藏着的其实是青春最本真的模样——在繁重学业间隙里偷来的片刻自在,在同龄人陪伴中获得的简单快乐。

我准备离开时,又有一群学生说笑着跑来。“阿姨,还有鸡蛋仔吗?”带头的男孩气喘吁吁地问。阿姨笑着点头,重新插上电电源。铁模具冒出热气,甜香飘满了整条小街。这份温暖,大概会留在这些年轻人的记忆里,很久很久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