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州100米内学生约,冀州百米学子相约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2:17:53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的。前两天路过老城区,正好赶上放学,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叁叁两两从校门出来。他们没像往常那样直接散开,反而聚在路口那棵大槐树下,叽叽喳喳商量着什么。我这才注意到,校门口新贴了张天蓝色的海报——嚯,原来是对于“冀州100米内学生约”的活动通知。

你可能会好奇,百米之内能约着干啥?刚开始我也纳闷。后来才知道,是社区和学校联手搞的“微空间”计划。简单说,就是以学校为圆心,画个一百米的圈子,让学生们放学后能在这个安全距离内找到同伴。这事儿听起来简单,可细细琢磨,里头藏着不少温暖。

百米之内的小世界

要说这“冀州百米学子相约”,真不是随便喊喊口号。王阿姨在校门口开了十几年小卖部,她的话特别实在:“以前孩子们放学就各回各家,现在可不一样了。常看见几个孩子约着来买文具,或者就在旁边长椅上写作业,有个伴儿,写作业都起劲儿。”她边说边整理着货架,“前两天还有个胖乎乎的小男孩,在这儿等到了同小区的玩伴,高兴得跳起来了。”

我特意在放学时间又去转了转。还真别说,校门往东八十米有个小花园,现在成了热门地点。五六个孩子围着石桌写作业,偶尔交头接耳讨论题目。穿红衣服的小姑娘遇到难题挠头时,旁边扎马尾的同学很自然地凑过去指点。那种自然而然的学习氛围,比正经八百的补习班还要生动。

往西走,文化站门口的海报格外醒目——又是对于“冀州100米内学生约”的新安排。工作人员小张正往布告栏贴周末活动通知:“我们摸索出了门道,就是把活动半径控制在学校周边。这样家长放心,孩子们也愿意来。”他贴完海报,回头指了指正在下棋的两个中学生,“你看那俩,上个月还不认识呢,现在成了棋友。”

李老师教语文二十多年,她说起这个计划时眼睛发亮:“你知道吗?有些孩子在课堂上不爱说话,倒是在这种松散的小圈子里找到了表达的信心。我们班有个男生,就是在‘冀州百米学子相约’的读书小组里,第一次主动分享读后感。”她停顿了一下,像是想起什么,“教育啊,有时候就需要这种不着痕迹的引导。”

当然,任何新事物刚起步时都会遇到问题。刚开始有的家长担心影响学习,也有孩子因为性格内向不太好意思加入。社区就想了个法子,弄了个“破冰小分队”,由几个热心的高年级同学带着,慢慢就把气氛带起来了。现在每到周五下午,总能看见不同年级的学生凑在一起,商量周末要去哪个活动室,或者约着去哪家书店。

傍晚时分,我又经过那个小花园。夕阳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老长,他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。有个男孩突然笑起来,露出两颗小虎牙,那种毫无顾忌的快乐特别有感染力。或许,“冀州100米内学生约”的意义就在于此——它不需要太大的空间,也不需要太复杂的规则,就是在孩子们最熟悉的地方,给他们一个相遇的理由。

华灯初上,学生们陆续回家了。校门口那棵大槐树在晚风里轻轻摇晃,仿佛在守护着这个百米小圈子。明天放学铃响起时,这里又会聚满年轻的身影,继续着属于他们的“冀州百米学子相约”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