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虞品茶上课微信,上虞品茶学习交流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 17:13:43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两天在上虞老街上转悠,发现个挺有意思的现象。街角那家新开的茶室总坐满了年轻人,人手一个手机,屏幕上都是同一个微信群界面。凑近一看,群里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普洱茶的陈化年份。

说来也巧,上周刚被朋友拉进这个上虞品茶上课微信的圈子。起初以为就是普通的喝茶群,没想到群里每周叁晚上都有老师开视频直播,从茶叶分类讲到冲泡手法。昨天老师讲到凤凰单枞的蜜兰香型时,还特意让群友现场拍自家茶汤的颜色发到群里。

茶香里的烟火气

记得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是在城南的社区茶室。李阿姨带着她收藏的05年熟普来分享,边沏茶边念叨:“这茶跟我孙女同岁呢。”冒着热气的茶汤在玻璃公道杯里泛着酒红色,整个屋子都飘着陈年普洱茶特有的木质香气。几个年轻人正跟着群主学习如何温杯烫盏,手忙脚乱的样子把大家都逗乐了。

这个上虞品茶学习交流群特别接地气。不像那些高高在上的茶道班,这里更注重实际操作。上周六的活动中,教大家用普通家用烧水壶也能泡出好喝的铁观音。王师傅现场演示了“悬壶高冲”的诀窍,水流在茶杯里转出漂亮的漩涡,茶叶在沸水里缓缓舒展的样子,像极了春日枝头的新芽。

最近群里在筹备中秋茶会,打算把传统月饼和不同茶类做搭配试验。有人提议用滇红配五仁月饼,说红茶的蜜香能中和坚果的油腻感。还有个姑娘分享了自家做的桂花龙井茶冻,照片刚发出来就引发一阵刷屏。这种随时能参与进来的感觉,让品茶这件事变得特别生活化。

看着群里每天跳动的消息,忽然觉得这不止是个学茶的地方。张家奶奶会教大家怎么存茶不变味,开茶叶店的小陈经常分享行业消息,刚入门的上班族在这里找到减压方式。这种实实在在的交流,比那些飘在云端的茶道理论更让人愿意持续参与。

昨天路过曹娥江边的茶市,碰见群里的几个茶友在挑选秋茶。他们正在比较不同产区的金骏眉,有人提起前两天群里刚教的辨茶方法:要看干茶的金毫比例,还要闻杯底留香。摊主好奇地问你们是不是专业学茶的,大家相视一笑:“我们啊,就是在上虞品茶上课微信里瞎琢磨的。”

晚风送来阵阵茶香,忽然想起群里常说的那句话:好茶不在价高,在于适口。或许这个藏在手机里的茶空间,最迷人的不是教了多少专业知识,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盏茶。就像此刻江面上泛着的粼粼波光,简单,却让人看得入神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