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尔木附近一百元叁小时,格尔木周边百元叁小时体验
听说格尔木周边有个一百元玩叁小时的项目,我和朋友周末特地跑了一趟。说实话,出发前心里直打鼓——这年头一百块钱能干嘛?连顿像样的火锅都不够,真能在格尔木附近玩出花样来?
车子沿着109国道开,路两边是望不到头的戈壁滩。开车的马师傅是本地人,黑红的脸膛笑起来堆起褶子:“多少人觉得我们这儿除了盐湖就没看头,其实啊...”他故意拉长声调,方向盘往右一打,“带你们找点接地气的乐子。”
草原上的意外收获
没想到第一个停留点竟是片牧场。蒙古包前站着穿传统服饰的牧民,正提着奶桶给游客演示打酥油。花白的牦牛温顺地跪在草甸上,有个五六岁的小姑娘颤巍巍伸手摸牛角,她妈妈举着手机连拍十几张。我凑近看了看告示牌:体验挤牛奶、穿民族服装拍照、试饮新鲜牦牛酸奶,全包在套票里。有个戴遮阳帽的大姐咂着嘴说:“这酸奶比超市卖的味道浓多了!”
转场时瞥见路牌指向昆仑山口,马师傅却拐进条砂石路。“别看那些网红打卡点啦,”他眨眨眼,“前边河滩能捡到昆仑玉碎料,虽然不值钱,带回去当镇纸不错。”果然,在布满鹅卵石的河床边,真有人蹲着翻找。阳光照在石英颗粒上,像撒了把碎钻石。穿冲锋衣的老伯举起块半透明的石头对着光看,嘴里念叨:“这可是昆仑山送的纪念品。”
最让人惊喜的是片野生沙棘林。十月正好是果熟时节,橙黄色的小果簇拥在枝头。看守林子的藏族阿妈递来竹篮,教我们怎么避开尖刺采摘。尝了颗现摘的果子,酸得人直眯眼,但回味带着甘甜。隔壁一家叁口边摘边装罐,说是要带回西宁泡酒。孩子爸爸擦着汗笑:“这可比游乐场有意义多了。”
叁小时过得比想象中快。回程车上算账:牧场体验、寻玉、采沙棘,加上马师傅穿插讲解的草原生态,人均刚够一百。斜后方两位退休教师模样的阿姨在翻照片,短发那位忽然感叹:“其实旅游未必非要奔着5础景区,这样慢慢转悠反而能品出地方味儿。”
暮色里的格尔木城区亮起灯火。想起午间在牧民家喝咸奶茶时,女主人数着围巾上的绣花针脚说,这些年太多人冲着网红盐湖来去匆匆,倒把这些小景致落下了。此刻握着兜里温润的河滩石,忽然觉得这格尔木附近一百元叁小时的行程,像在戈壁滩里捡到了被遗忘的宝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