兖州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服务
最近在兖州街头巷尾,不少人都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:初中生之间流行起一种"100元3小时电话"的服务。说实话,我刚听说时也挺纳闷的,现在哪个社交软件不能免费通话?怎么还有孩子愿意花钱打电话?
趁着周末,我特地找邻居家上初二的小林聊了聊。这孩子倒是很健谈,抱着篮球刚从球场回来,额头上还挂着汗珠。"这个啊,就是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忙。"他擦着汗说,"比如我数学好,同桌英语强,我们就约好每周通叁次电话,他教我英语,我教他数学。"
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
我好奇地问:"那为什么要收100块钱呢?"小林笑了:"刚开始我们也是免费的,但后来发现,不收钱的时候经常有人爽约。定了晚上七点打电话,结果不是被爸妈叫去吃饭,就是临时想看电视。现在交了钱,大家反而特别认真。"
坐在旁边的林妈妈插话说:"起初我觉得孩子乱花钱,后来发现他英语成绩真提高了。想想请家教一节课就要两叁百,这100元3小时电话,确实挺划算的。"
不过,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像林妈妈这么开明。在菜市场遇到另一位家长,她就直摇头:"我坚决不让孩子参与这种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服务。初中生之间能教出什么名堂?别互相带偏了就不错了。"
这话说得也不是没道理。孩子们自己组织的学习,质量确实参差不齐。我认识的一个初叁女生小雯就说,她参加过几次就退出了:"有时候讲题的同学自己也是一知半解,讲着讲着就卡住了,反而浪费了时间。"
话说回来,这种学生自发形成的互助模式,倒是反映出一些有意思的现象。现在的初中生课业压力确实大,很多知识点在课堂上来不及消化。而家长们要么工作忙没时间辅导,要么自己也不太懂现在的教学内容。
我认识的一位初中老师王老师这样分析:"学生们需要的是随时能问、能讨论的学习伙伴。正规补习班时间固定,价格也高。这种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服务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。"
不过王老师也提醒,这类自发的学习形式需要适当引导。他建议学生们最好提前准备好要讨论的内容,每次通话要有明确目标,避免变成漫无目的的闲聊。
在兖州某中学门口,我随机问了几位同学。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推了推眼镜说:"我和同桌每周二四六晚上固定通话,主要讨论数学压轴题。两个人一起琢磨,比一个人苦思冥想强多了。"
另一个扎马尾的女生说得更实在:"100块钱说多不多,说少不少。正因为花了钱,所以每次打电话前我都会认真准备,把不会的题目整理好,这样才不浪费这叁小时。"
看来,这种看似简单的电话辅导,背后还挺有门道的。它不仅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,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和契约精神。
当然,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不断完善。兖州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这个现象,或许会在实践中慢慢形成更规范的形式。比如有的班级已经开始轮流当"小老师",有的则建立了简单的评价机制。
夜幕降临,兖州城华灯初上。不知此刻,有多少个这样的学习电话正在进行?孩子们通过一根电话线,互相传递着知识,也传递着共同成长的温暖。这种互帮互助的劲儿,或许比单纯的成绩提高更让人欣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