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德品茶上课群,常德茶道研习圈
最近啊,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打听,常德品茶上课群是不是真的那么有意思。这事儿说来也挺巧,上周末我正好跟着一位老茶客去体验了一把,今天就和大家随便聊聊。
记得那天下午飘着点毛毛雨,我们走进一间临江的茶室。推开门,淡淡的茶香就飘过来了,那种感觉特别舒服。屋里已经有七八个人围着长桌坐着,有年轻的白领,也有退了休的阿姨,大家都很放松地聊着天。
泡茶这事,急不得
教我们泡茶的老师是位本地茶农出身的大姐,她说话带着点常德口音,特别亲切。她说啊,现在很多人泡茶,水烧开了就往杯子里一冲,这太可惜了。好茶叶就像个害羞的姑娘,你得慢慢来。水温要看着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,这个过程特别治愈。
我记得她教我们泡石门银峰的时候特别提醒,这种本地茶很娇贵,水温得控制在80度左右。先温杯,再投茶,注水时要沿着杯壁慢慢绕圈。我照着她说的做,看着嫩绿的茶叶在玻璃杯里一根根立起来,慢慢舒展开,心里突然就静下来了。
坐在我旁边的是个做滨罢的小伙子,他说每个周末都来,这已经成为他最好的减压方式。在这里泡上一下午茶,和茶友们聊聊天,比打游戏舒服多了。
茶香里的常德味道
常德这边产的好茶还真不少,除了刚才说的石门银峰,还有桃源红茶什么的。老师说,喝茶要懂茶,但也不是非要成为专家才行。常德茶道研习圈里很多人刚开始也就是图个新鲜,后来慢慢就真的喜欢上了。
我特别喜欢他们那种学习氛围,不像上课,更像是一群朋友在交流。有人带来自己家种的茶叶让大家品尝,还有人分享去茶山游玩的经历。说到兴起时,老师会即兴讲起茶叶背后的故事——哪片茶园在哪个山头,什么时候采的茶最好,这些听起来都特别有意思。
说到常德品茶上课群,我觉得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没那么严肃。你想啊,要是正襟危坐地听理论课,估计很多人早就睡着了。但在这里,你可以动手泡茶,可以品茶,还可以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那天我们还品尝了两种不同年份的茯砖茶,感受它们味道的变化。老茶客们说得头头是道,我们这些新人虽然不太懂,但也能喝出明显的区别。这种感觉很奇妙,就像突然听懂了一首以前听不懂的歌。
天色渐晚,雨也停了。我们离开茶室的时候,每个人还收到了一小包茶叶,老师让我们回家自己练习泡茶。我走在江边,嘴里还留着茶的余香,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参加常德茶道研习圈了。
现在的年轻人啊,生活节奏太快了,能找个地方慢下来真不容易。在常德品茶上课群里,大家不只是学泡茶的技术,更是在寻找一种生活的节奏。就像那位茶农老师说的,喝茶喝到最后,喝的都是生活。
回家后我自己试着泡了一杯,虽然手法还很生疏,但确实比之前随便泡的好喝多了。看来这喝茶的门道,还真得有人指点才行。说不定下个周末,我又会去那个茶室坐坐,继续学点新东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