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流学生品茶上课,北流学子茶艺课堂
走进北流市这所中学的走廊,隔着窗户就能闻到淡淡的茶香。教室里没有粉笔敲击黑板的声响,取而代之的是瓷杯轻碰的清脆声。学生们围坐在茶席旁,手里捧着的不是习题册,而是素白茶盏中浅金色的茶汤。
这门特别的课程已经开展了大半年。起初有家长嘀咕:“孩子在学校泡茶,会不会耽误正课?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家长们发现,孩子们不仅没有耽误学习,反而变得更沉稳了。初二学生小陈的妈妈笑着说,以前孩子写作业总是坐不住,现在能安静地泡上一小时茶,连带着做数学题都更有耐心了。
当茶香飘进校园
说起开设这门课的缘由,教语文的李老师颇有感触。去年秋天,她发现班上学生课间都在刷手机,整个教室闹哄哄的。有一次,她泡了壶茉莉花茶在办公室批改作业,几个学生被茶香吸引过来。看着孩子们好奇的模样,李老师突然冒出一个念头:为什么不把茶文化带进课堂呢?
这个想法得到了学校的支持。于是,每周叁下午的第二课堂,北流学生品茶上课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。学校专门购置了茶具,还邀请了本地茶艺师来指导。刚开始,孩子们连茶壶都端不稳,现在却能熟练地进行温杯、醒茶、冲泡这一整套流程。
“你们猜,泡茶最考验什么?”茶艺课上,李老师抛出这个问题。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猜测——水温?时间?手法?李老师摇摇头,轻轻提起水壶,让水流如丝般注入茶壶:“是耐心。就像这水,急了就会烫伤茶叶,慢了又泡不出香味。”
坐在第一排的小张若有所悟。他曾经是班上有名的“急性子”,考试时总是题目没看完就答题。自从开始学茶,他变得细心多了。“看着茶叶在杯中慢慢舒展,就像在做一场安静的魔术。”小张边说边给同桌演示如何辨别铁观音的香气。
茶桌上学到的人生课
这门课不只在教泡茶技巧。上个星期,李老师带来不同产地的茶叶,让同学们对比品尝。来自福建的岩茶醇厚,杭州的龙井清雅,云南的普洱浓郁——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。班上最内向的小林在品茶日记里写道:“原来不是所有的茶都要香气扑鼻,就像不是所有人都要能言善道。”
更让人惊喜的是,北流学子茶艺课堂还悄悄改变了同学之间的关系。以前课间男生扎堆打游戏,女生聚在一起聊明星,现在大家会相约到茶艺室,轮流当起“小茶师”。曾经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的两个女生,在共同完成一次茶艺展示后重归于好。“一起安静地泡一壶茶,比说多少道理都管用。”李老师深有体会地说。
隔壁班的王老师起初觉得这只是门“兴趣课”,直到她发现班上学生写作文时,开始用“如同第一泡茶的微涩”来描述成长的滋味,用“茶汤由浓转淡”来比喻时光流逝。她这才意识到,茶文化正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丰富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。
窗外,木棉树正开着火红的花;窗内,少年们小心地端着茶盘,在氤氲茶香中低声交流着冲泡心得。这一刻,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点,而是变成了他们手中那杯温热适口的茶汤。或许很多年后,这些学生还会记得某个午后,他们第一次品出茶中那份若有似无的回甘,就像青春里那些稍纵即逝却值得珍藏的瞬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