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宁微信附近的人怎么看是不是卖的,普宁微信附近人如何辨别销售身份
最近和几个普宁的朋友喝茶聊天,突然有人提起个话题:你们刷微信附近的人时,有没有遇到过那种一看就是做生意的?这话匣子一打开,大家都来了兴致。
说起来啊,微信附近的人这功能确实方便,但有时候刷着刷着就感觉变味了。有些人刚加上好友,还没聊两句就开始发产物图册,这种情况在普宁这样商贸活跃的城市还挺常见的。
那些藏在头像和相册里的信号
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,有些人的微信头像就直接用店铺招牌或者产物照片。点开相册更是明显,清一色的商品展示,偶尔夹杂几条客户反馈。这种账号的目的性就比较强了,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在利用附近的人功能拓展客源。
不过话说回来,在咱们普宁,很多人确实是把微信当成生意工具来用的。你看国际服装城那些老板,十个有八个微信里都挂着新款服饰。所以啊,这种情况也要理解,毕竟现在做生意不容易,多个渠道就多条路。
但问题来了,怎么区分正经做生意和让人反感的那种推广呢?我觉得关键看两点:一是对方会不会在你明确表示不感兴趣后还不停骚扰,二是发布的内容是否真实可信。
从聊天方式看出端倪
有时候刚通过好友申请,对方就直接发来一段像复制粘贴的欢迎语。接着就是问你需要什么,或者直接推荐热门产物。这种开场白基本上就能判断对方是带着销售目的来的。
我有个在流沙做茶叶生意的朋友说得挺实在:“现在用微信找客户很正常,但得讲究方法。一上来就硬推销,谁受得了?我都是先交朋友,等对方问起才介绍产物。”
确实是这样,那些做得长久的生意人,反而不会急吼吼地推销。他们会先跟你聊些日常,了解你的需求,这种就让人舒服多了。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会觉得,那把微信附近的人关了不就好了?其实也没必要因噎废食。这个功能本来是为了方便邻里交流的,只是现在被赋予了更多的商业用途。
在普宁这样的小城市,有时候通过附近的人还真能发现些不错的本地商家。比如我家附近那家肠粉店,就是通过微信找到的,老板每天在朋友圈发当日新鲜食材,看着就放心。
所以啊,关键不是这个功能本身,而是怎么用好它。咱们普宁人向来务实,能在微信上找到靠谱的买卖渠道,何乐而不为呢?
下次再遇到附近的人打招呼,不妨多观察观察。看他朋友圈发了什么,聊天时是什么语气,这些细节都能帮你判断对方的来意。要是正经做生意,交流交流也无妨;要是感觉不对劲,直接忽略就好。
其实微信就像咱们普宁的茶摊,来来往往什么人都有。重要的是保持颗平常心,既不过分排斥商业行为,也要保护好个人隐私。毕竟在网络时代,多点辨别能力总不是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