樟树3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,樟树30元一次的女工哪里寻
最近总听人念叨,说在樟树这边能找到30块钱一次的女工,帮忙做些零活。这事儿传得挺广,但真要找起来,倒让人犯了难。
我先是在菜市场边上转悠,几个卖菜的大婶说早几年确实有。她们手里拎着塑料袋,边挑西红柿边说:“那会儿桥洞底下常蹲着几个等活儿的,拎个布包,穿解放鞋。”我问现在呢?她们摇摇头:“城管撵得勤,早不见人影喽。”
工地周围的见闻
我又跑到新建的小区工地旁边。几个戴安全帽的师傅正蹲在马路牙子上吃盒饭。听我问起30元女工的事,有个老师傅把筷子搁在饭盒上:“你说的是不是接散活的大姐?前两天还看见两个,在建材市场后门那儿等活儿。”他顿了顿又说:“不过现在价码早不是这个数啦,最便宜也得五十起步。”
这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。可不是嘛,现在物价涨得这么厉害,叁十块钱连碗像样的麻辣烫都买不着,人家出来干一天活,总得挣个饭钱不是?
顺着老师傅指的路,我拐到建材市场后街。结果只看见几个等着搬瓷砖的男工,他们坐在叁轮车上抽烟,说女工这个点都回家做饭去了。“她们得赶在放学前去接孩子,”一个皮肤黝黑的大哥说,“你要找人就赶早,七八点钟来准能碰上。”
这让我想起老邻居王阿姨。她前年从纺织厂下岗后,也断断续续接过这种零活。有回在楼道里碰见她,提着个布袋子正要出门。“今天去帮人擦窗户,”她笑着说,“说好给六十,比在家闲着强。”
零工市场的变迁
说起来,这种叁十元一次的零工,在十年前还挺常见。那会儿劳务市场门口乌泱泱的全是人,手里拿着锯子、抹子之类的工具。现在可不一样了,好多活儿都被专业的家政公司接走了,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。
我在劳务市场门口遇到个戴眼镜的中年人,他说正在找帮忙搬书的临时工。“开价八十一天,站一上午都没人问,”他扶了扶眼镜,“年轻人都跑去送外卖了,剩下的嫌钱少。”
这话倒是提醒了我。现在随便哪个行业,日薪低于一百五确实难招人。那些传言中的“樟树30元一次的女工”,怕是老黄历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或许真有特殊情况。比如刚来城里投奔子女的阿姨,闲着也是闲着,宁可少挣点也要找点事做。又或者是住在郊区的大姐,顺路带干点活,不在乎价钱高低。
转悠到下午叁点多,我终于在旧货市场门口看见两个等活的大姐。她们坐在树荫底下,脚边放着水杯和布袋。我问了下价钱,最便宜的擦玻璃活儿也要四十块起。“叁十?”其中一个穿花衬衫的大姐笑了,“那得是五年前的价啦!”
虽然没找到传言中那个价位的,但这趟没白跑。至少弄明白了一点:樟树30元一次的女工哪里寻这个问题,答案可能就藏在城市的变迁里。生活成本在涨,工钱自然也要跟着涨,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。
临走时,花衬衫大姐跟我说:“你要真想找便宜点儿的,试试去城边那几个新建的安置小区问问。刚搬来的住户手头紧,偶尔还能接到叁十块的零活。”她补充道,“不过得赶早,去晚了就轮不上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