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,晋州300元情感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7:45:54 来源:原创内容

那座老戏台已经很久没唱过戏了,红漆柱子褪成了淡粉色,台角还长着几丛野草。我就是在戏台后面的巷口遇见陈阿姨的,她正把一篮青菜往叁轮车上搬。

“叁百块能做什么呢?”陈阿姨把散落的白发往后一捋,“在城里,不够一顿饭钱。在我们晋州这儿,老刘用叁百块,守了我整整四年。”她拍拍裤腿上的灰,眼睛望向远处那片快熟的玉米地。

叁百块买来的四个春天

老刘不是晋州本地人,四年前跟着施工队来的。陈阿姨在菜市场有个固定摊位,老刘总来买最便宜的白菜。有一天,他递过来叁百块钱:“陈姐,我能不能…每个月给你叁百块,在你家搭个伙?”

陈阿姨当时就笑了:“叁百块?现在猪肉都什么价了。”可她看着这个头发花白、衣裳干净却打着补丁的男人,心一软,“成吧,多双筷子的事。”

这一搭伙,就是四年。每天早上,老刘会把热粥端到陈阿姨摊位上;下雨了,他第一个跑来帮收摊。邻居们都说闲话,陈阿姨也纳闷:“老刘啊,你那叁百块早吃回去了,还天天来帮忙图个啥?”

老刘搓着手,话说得磕磕巴巴:“一个人吃饭…不香。”后来陈阿姨才知道,老刘的儿子在国外,老伴走了后,他就一个人过了十年。

这叁百块的故事在晋州附近传开了。有人说这是最亏本的买卖,有人却说,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温暖。

那场没来得及看的晋州梆子

去年晋州庙会,老刘早早去买票:“听说梆子戏好听,我请你看。”可那天下午,施工队突然通知要赶工。老刘把票塞给陈阿姨:“你去,别浪费了。”

陈阿姨一个人坐在戏院里,旁边的座位空着。台上的演员唱得卖力,她却一直在想,老刘这会儿吃饭了没有。这大概就是晋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吧——不浪漫,但实在;不轰轰烈烈,却细水长流。

散场后,她打包了一份炒饼去找老刘。工地上,老刘正就着矿泉水啃馒头。看见她来,慌得把馒头往身后藏。“别藏了,我都看见了。”陈阿姨把炒饼递过去,“下次别买票了,电视里也有戏。”

老刘嘿嘿笑着,额头的皱纹都舒展开了。月光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极了戏台上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,只是他们的舞台,是晋州这片实实在在的土地。

有时候我会想,在这个什么都讲价钱的年代,叁百块能买到什么呢?在晋州附近,这笔钱买来了四年的陪伴,买来了有人问你粥可温,有人陪你立黄昏。

陈阿姨的菜摊还在老地方,老刘依然每个月交叁百块。这笔看似普通的晋州300元情感故事,已经成了这条街上最美的风景。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我们,有些感情不需要太多装饰,就像晋州秋天的玉米,饱满,金黄,实实在在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