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新那里有站小巷,阜新哪里有站小巷
这两天在网上瞎逛,总看到有人在打听“阜新那里有站小巷”这事儿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看到这问题我也愣了下,心想这问的是公交站还是啥老胡同呢?后来翻了不少本地老铁们的聊天记录,才慢慢咂摸出点味儿来。
这事儿得从阜新的城市变迁说起。咱这儿可是有过辉煌年代的,当年煤矿红火的时候,各个矿区周边自然形成不少生活区。像和平路、解放大街那些老街道,现在还能看到些窄窄的巷子,两边是叁四层的老居民楼。有些老住户在楼头开了小卖部,夏天摆个马扎在巷子口乘凉,见面都互相点个头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我上周特意去了高德地图上标着的几个老巷子转了转。在西市场后面那条巷子里,遇见个七十来岁的大爷正提着乌笼溜达。他说在这片住了四十多年,“早些年这巷子到头是个煤场,后来改建成小花园了。现在早上还有卖豆腐脑的叁轮车定点过来”。
说起“阜新哪里有站小巷”这个说法,我倒觉得挺有意思。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清楚,其实在智能机还没普及时,大家约见面都爱说“车站旁边那个巷子”。比如1路车红星楼站下车,往右一拐就是个百米长的巷子,里头有理发店、修鞋摊,还有个开了二十年的包子铺。这种地方现在导航上可不好找,得靠老街坊指路。
不过要说现在真去找这些巷子,确实得费点功夫。去年旧城区改造,海州区那边就拆了两条老巷子,原址上起了新小区。倒是细河区东苑附近还保留着些老巷子,青石板路踩得油光发亮,墙角的牵牛花爬了半面墙。有个大姐在巷子口架个炉子卖烤地瓜,她说在这摆了十几年摊,“以前矿上工人下班都爱在我这买个地瓜再回家”。
昨儿个我又碰到个有意思的事。在建设广场问路时,有个大哥特别热情,非要亲自带我去找那个“站小巷”。结果绕来绕去,发现那个巷子因为建停车场已经不存在了。大哥挠着头说:“你看我这记性,还当是十年前呢。”这话让我琢磨了好久,城市变得快,咱们记忆里的那些老地方,说不定哪天说没就没了。
现在偶尔还能在贴吧里看到新来的朋友打听“阜新哪里有站小巷”。底下回复挺有意思,有年轻人直接发定位,也有老阜新人会絮絮叨叨讲起那条巷子过去的样子。说哪家的酱油饼最香,哪处的修表铺子手艺最准。这些零零碎碎的细节,拼凑出来的才是活色生香的阜新。
其实要找这些巷子也不难,挑个晴好的下午,随便坐趟老城区的公交车。看到哪片居民楼比较有年代感就下车,往里头走几步,准能发现些有意思的巷子。有时候不经意一拐弯,迎面就是棵老槐树,树下几个老人在下象棋,那种感觉,比盯着手机地图找地方强多了。
这些年阜新变化确实大,新起了不少高楼大厦。不过要是细心找找,那些藏着故事的站小巷都还在城市角落里静静待着。它们就像城市的皱纹,记录着时光的故事。下次要是再有人问起,我准会告诉他:别光在手机上查,得用脚步去丈量,才能真正找到这些地方的魂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