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兰泄火的小巷子,普兰幽静的小巷
普兰泄火的小巷子
拐进这条巷子时,太阳正好斜斜地打在老墙上。说真的,要不是那天电动车没电了,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走进这条叫“普兰泄火的小巷子”的弄堂。名字挺怪的是吧?第一次听到时,我也愣了下。
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角蹲着只花猫,懒洋洋地瞥我一眼。往前走几步,看见个大爷坐在竹椅上喝茶,收音机里咿咿呀呀放着戏。他冲我点点头,像早就知道我会来似的。
我突然就明白了“泄火”的意思——不是生气,是把心里那点焦躁都卸下来。在这条普兰泄火的小巷子里,时间走得特别慢。手机信号时好时坏,反而让人静下来看看周围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再往里走,香味飘过来了。是家早餐店,蒸笼冒着白气,老板娘正给熟客打包豆浆。“老样子?”她问着,手上麻利地系着塑料袋。那客人点点头,打了个哈欠。
这种默契,在这条普兰幽静的小巷里随处可见。修鞋的大叔和配钥匙的爷爷隔着小路聊天,内容无非是家长里短,声音不大不小,刚好落在巷子的宁静里。有个姑娘坐在自家门槛上画画,画的就是这条巷子。她说住这儿叁年了,每天还是能找到新的角度。
我在想,所谓“泄火”,大概就是让生活回到它本来的样子。不需要刻意寻找安静,这条普兰幽静的小巷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容器,装得下所有匆忙和焦虑。
走到巷子中段,有口老井。井口被磨得光滑,旁边的青苔长得正好。住在隔壁的大姐出来打水,说这井水泡茶特别好。她邀我进去坐坐,院子里种满了花。“夏天坐在这儿,”她说,“听听风声,比什么都强。”
我突然想起城里那些高楼,一格一格的窗户,紧闭着。而在这里,家家户户的门都敞着条缝,偶尔传来炒菜声、孩子的笑声,或者电视的声音。这些细碎的生活片段,组成了这条巷子的呼吸。
快到尽头时,看见几个孩子在玩跳房子。画在地上的格子已经模糊,但他们跳得认真。其中一个女孩摔了一跤,拍拍裤子又站起来继续。旁边晒太阳的老人笑眯眯地看着,不时指点两句。
站在巷尾回望,夕阳把整条普兰泄火的小巷子染成了金色。来时的焦虑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踏实感。这条巷子就像城市的肺,在喧嚣中保留着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。
那只花猫还蹲在原来的地方,现在它站起来,伸了个懒腰,慢悠悠地走进了一户人家。我也该走了,电动车应该充好电了。但我知道,这条普兰幽静的小巷会一直在这里,等着下一个需要“泄火”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