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城辩辩上附近的人服务是真的吗,海城辩辩附近服务真实性调查
最近在群里聊天,发现好几个朋友都在问同一个问题:海城辩辩上附近的人服务是真的吗?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,我也愣了半天。这不,上周路过人民广场,还听见两个小伙子蹲在花坛边上讨论这事儿。
那些年我们刷到的“附近的人”
记得刚开始用辩辩附近的人功能时,纯粹是觉得新鲜。能看见隔壁小区的摄影爱好者,隔条街的奶茶店老板,这些都没毛病。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海城本地的动态里混进了一些奇怪的头像。点进去一看,介绍写得特别直白,什么“24小时上门”“特殊服务”,配上模糊的照片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劲。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老同学吃饭时提过一嘴,说他们处理过好几起因为轻信这些服务而被骗的案子。有个大学生在辩辩上找了个“陪玩服务”,结果被忽悠着转账了八百块定金,对方立马就把他拉黑了。这种套路其实挺老的,但总有人上当。
说到海城辩辩附近服务真实性调查,这事儿还真不能光看表面。那些号称能提供各种服务的账号,往往刚举报完一个,没几天又冒出来新的。就像小区门口那些“牛皮癣”广告,撕了又贴,简直防不胜防。
为什么这类服务禁不绝
前两天和做网络运营的表弟聊到这个,他一边剥着花生一边说:“这些账号都是用虚拟手机号注册的,有的甚至是在境外登录的。你今天封了一个,明天人家换个颈辫又来了。”他还提到,有些账号会故意在资料里写些模棱两可的话,等你主动去问时才透露真实意图,这样一来平台就更难监管了。
我在海城本地的论坛里翻到过一个挺有意思的帖子。发帖人说他自己就遇到过所谓的“美女服务”,对方非要他先买购物卡才肯见面。等他跑到超市买了卡,把卡号和密码发过去之后,对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。下面跟帖的人里,居然还有叁个遇到过类似的情况。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要问:那这些服务到底有没有真的?反正我认识的人里头是没人遇到过。倒是有个开网吧的朋友说,见过有人被骗到酒店楼下,等了两个小时都没见到人。
现在想想,为什么这些明显的骗局还能一直存在呢?大概就是因为总有人抱着“万一是真的呢”这种心态吧。就像我楼下便利店老板说的:“有些人明知道可能被骗,但还是想试试运气。”
最近天气转凉,晚上散步时经常看到警车在街上巡逻。忽然想到,要是大家在辩辩上都能多留个心眼,或许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就少了很多可乘之机。毕竟网络是虚拟的,但被骗走的钱可是实实在在的啊。
昨天又看到那个熟悉的问题在群里冒出来:海城辩辩上附近的人服务是真的吗?这次我没犹豫,直接把这篇文字转了过去。希望看到的人都能多想一步,多看两眼。毕竟在这个数字时代,保护好自己的钱包比什么都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