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水江上课喝茶辩辩群,冷水江学习交流茶话群
网络时代的学习新选择
这几天在冷水江的朋友圈里,总能看到有人在打听“冷水江上课喝茶辩辩群”的事儿。说真的,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,我也愣了半晌。上课和喝茶?这俩八竿子打不着的词儿怎么就凑一块儿了?后来被老同学拉进去,我才发现这地方还真有点意思。
群主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学老师,他说建这个群就是看不惯现在年轻人一有空就刷短视频。有天下午他在茶馆批改作业,突然灵光一闪:为什么不能把学习变得像喝茶一样轻松自在呢?没想到在群里随口一提,响应的人还挺多。现在群里最热闹的时候,能同时开叁四个“茶座”,有人在角落里安静地练字,有人围着讨论冷水江地方志,还有个“数学茶座”专门帮初中生解几何题。
上周六我参加了他们的线上读书会,主题是《红楼梦》里的茶文化。晚上八点整,群里准时安静下来,二十多个人同时上线。主持人开了语音,背景里能听见细微的瓷器碰撞声——原来大家都泡好了茶。讲到“栊翠庵品茶”那段时,有个大姐突然插话:“我这儿正喝着凤凰单丛呢,你们说妙玉用的会不会是这种茶?”这话引得众人都翻开书找细节,讨论得热火朝天。
这种学习方式最妙的是,它把知识的门槛降到了最低。记得有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在群里怯生生地问:“我学历不高,能来听吗?”马上有位退休老教师回复:“喝茶聊天哪要什么学历?我泡茶叁十年,还不如你会用智能手机呢。”就这样,不同年纪、不同背景的人因为“冷水江学习交流茶话群”坐在了一起。有时候聊着聊着就跑题了,从诗词歌赋聊到家长里短,但转个弯又能回到正题上,就像老舍茶馆里那些闲谈,看似散漫,却藏着生活的智慧。
现在每天晚上打开群聊,总能看见些新鲜事儿。昨天是摄影爱好者分享如何拍好资江夜景,前天是几个妈妈在交流怎么给孩子讲睡前故事。这种学习不像上课那样正襟危坐,更像邻里串门时随口聊起的见闻。有时候说着说着突然安静下来,只听见有人打字:“等我续杯茶”,反倒让思考有了喘息的空间。
或许这就是“冷水江上课喝茶辩辩群”最吸引人的地方——它让学习回归到了最本真的状态。没有考试压力,没有成绩比较,就像周末约上叁五好友喝茶谈天,不经意间却收获了不少新知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,能找到一个让心灵慢下来的角落,确实是件难得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