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水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茶香课堂时光
袅袅茶香飘课堂
清晨七点半,赤水河畔的雾气还没完全散开,教室里已经飘起一阵特别的香气。不是粉笔灰的味道,也不是书本的墨香,而是清冽的茶香。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取出小巧的茶罐,这节课,他们要学习如何品鉴自家茶园采制的茶叶。
“先看形,再闻香。”茶艺老师轻抚着白瓷盖碗,“咱们赤水的金钗石斛茶,可藏着山水的味道呢。”坐在第叁排的小军忍不住深吸一口气,他昨天刚跟着父亲去茶山采茶,此刻鼻尖萦绕的正是记忆中那股带着露水的青草香。他忽然发现,原来每天路过的那些茶山,竟能变成杯中如此美妙的滋味。
这片课堂的特别之处在于,孩子们不仅学茶艺,更在茶香中读懂家乡。当语文课讲到陆羽的《茶经》,老师会让大家对照着品饮本地特产;地理课上说起赤水的气候土壤,茶杯里的茶叶就成了最生动的教材。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,让赤水学生品茶喝茶上课这件事变得格外有意义。
“我尝出了阳光的味道!”扎着马尾的小雅惊喜地举起茶杯。她的话引得同学们都笑起来,但老师却认真地点点头:“没错,前几天正好是晴天,这批茶叶晒青时的阳光确实很充足。”孩子们恍然大悟,原来杯中的茶汤真的记录着天气的变化。
茶盏里的文化密码
茶艺课最热闹的环节要数品评交流。孩子们轮流展示自家带来的茶叶,有的茶带着淡淡的花香,有的则透着清甜的果韵。小军带的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——那是他家茶园今年试种的新品种,茶汤在阳光下会泛起独特的金边。
“这让我想起去年在爷爷家喝到的茶。”梳着羊角辫的小芳歪着头回忆,“不过爷爷的茶更醇厚些。”老师趁势讲解起不同海拔茶叶的特点,孩子们听得入神,不时举起茶杯仔细端详。在这方寸茶席间,他们品味的不仅是茶汤,更是赤水这片土地孕育的独特风物。
令人惊喜的是,这门特别的课程悄悄改变着孩子们。以前总坐不住的小磊,现在能安静地完成整套茶艺流程;性格内向的小芳,在分享茶叶时也能落落大方地介绍。茶香仿佛有种神奇的力量,让课堂氛围变得既专注又轻松。
窗外,赤水河的流水声隐约可闻;室内,茶香与书香交融。这群少年在杯盏起落间,不仅学会了品茶,更在茶香课堂时光中,找到了与家乡对话的独特方式。或许很多年后,当他们在异乡泡起一杯赤水茶,依然会想起这个充满茶香的清晨,想起茶叶在水中舒展时那份静谧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