界首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,学生低价通话3小时50元
这几天刷手机,总能看到“界首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”这个话题在本地朋友圈里转来转去。乍一看这个标题,我还以为是啥诈骗广告呢!点进去才发现,原来是我们这儿几个初中生自己琢磨出来的小生意。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。这几个孩子大概是发现身边同学经常需要长时间打电话,要么是问作业,要么是聊班级活动,可话费又是个问题。他们就想出这么个主意:50块钱,包你打3小时电话。这算下来,比正常通话便宜太多了。
这个小生意怎么运作的
我特意找了个认识他们的家长打听了一下。原来,这些孩子用的是那种包月套餐,通话时间根本用不完。他们就琢磨着,与其浪费了,不如便宜点转给有需要的同学。你可能会问,那他们自己不就没得用了?其实啊,现在的孩子都用微信聊天,真正需要打电话的时候还真不多。
有个初二的学生跟我说:“我们班同学都觉得挺划算的。有时候要讨论小组作业,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。要是按正常话费,一个月下来也得几十块呢。现在好了,直接买这个套餐,省心又省钱。”
不过这事儿吧,也不是人人都叫好。有的家长就担心,孩子会不会因为这个更沉迷打电话了?还有人说,这是不是算违规使用通信套餐啊?但说实话,我看这些孩子就是图个方便,也没想那么多。
想想我们小时候,哪有什么手机啊。要联系同学,要么直接跑去人家楼下喊,要么用家里的座机。现在倒好,孩子们连打电话都能想出这么个法子来省钱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说到这个学生低价通话3小时50元的服务,其实还挺抢手的。听说他们已经发展成一个小团体了,有负责收钱的,有负责记录时间的,还挺像那么回事。不过他们也挺讲究,不接陌生人的单子,只做同校同学的生意,说是怕出什么问题。
有个孩子跟我说:“我们就是互相帮助嘛。有的同学家里管得严,不给充太多话费,但又确实需要打电话。我们这样帮个忙,自己也赚点零花钱,不是挺好的?”
这话说得,倒让我想起自己初中时候,也总想方设法赚点零花钱。不过那时候就是帮邻居送送报纸,或者收集废品去卖,可比不了现在这些孩子的头脑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学生低价通话的服务虽然实惠,但我觉得还是得提醒孩子们注意分寸。毕竟初中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,要是因为打电话耽误了正事,那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我认识的一个班主任说,她知道班上有学生在用这个服务,但只要不影响学习,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毕竟现在的通信费用对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,确实是个负担。
这事儿在界首的初中圈子里传开后,居然还引起了其他学校的模仿。看来啊,孩子们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,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受欢迎。
有意思的是,这些孩子还搞出了会员制。经常用的同学可以预存费用,还能多送十分钟通话时间。这商业头脑,连我这个大人都自叹不如。
不过最近听说,有通信公司的工作人员知道了这件事,正在研究该怎么处理。毕竟这种转售套餐的行为,确实有点打擦边球。但具体会怎样,现在还说不准。
说实话,我倒挺佩服这些孩子的。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,并且想出解决办法,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创新精神吗?虽然方式可能不太正规,但这份机灵劲儿值得肯定。
要是通信公司能针对学生群体推出更实惠的套餐,相信这些孩子也不会费这个劲儿了。毕竟谁不想省事呢?
现在这个“界首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”的事还在继续,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发展。不过我觉得,无论如何,这都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有趣经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