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山口品茶工作室,相近的阿拉山口茶艺学习课堂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50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推开茶室那扇木门

阿拉山口品茶工作室的位置不算显眼,但推开那扇厚重的木门,仿佛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外头是车水马龙的喧嚣,里头却只有茶香弥漫的宁静。我第一次去的时候,还有点拘谨,店主是个温和的中年人,正不紧不慢地冲洗着茶具,抬头看见我,只是笑着点点头,说了声:“来啦,随便坐。”那感觉,不像是进了商业场所,倒像是到了一位懂茶的朋友家里做客。

他这里说是品茶工作室,其实氛围和隔壁那条街上的阿拉山口茶艺学习课堂很像。没有固定的课程表,也不催着你交费报名。大家围坐在一张宽大的茶台边,店主泡什么,我们就喝什么。从醇厚的普洱,到清雅的龙井,每一泡茶在他手里,都像被唤醒了一样,有着不同的性格。他偶尔会讲讲这片茶叶的来历,那个茶壶的典故,但更多的时候,是让我们自己去感受。他说,茶的味道,听别人说一百遍,不如自己亲口尝一遍。这种轻松自在的体验,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。

说来也有趣,在阿拉山口品茶工作室待久了,耳濡目染,我对茶的好奇心也越来越重。光是喝,好像已经不能满足我了。很自然地,我就想去那个更系统的阿拉山口茶艺学习课堂看一看。心里琢磨着,工作室是享受结果,那课堂是不是能了解一下过程呢?带着这点好奇心,我决定去体验一次。

从品尝到知晓

阿拉山口茶艺学习课堂和工作室的氛围不太一样。这里更规整一些,有老师,有学员,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盖碗、公道杯、品茗杯。老师的第一堂课,不是急着教我们怎么泡茶,而是让我们认识眼前的这些器皿。她说,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你了解了它们,它们才会帮你呈现出茶最好的味道。这话听着,还挺有道理的。

在课堂上,我才真正明白了之前在工作室里很多“只可意会”的东西。比如为什么同一款普洱茶,在不同时候喝,感觉会不太一样?老师会告诉我们,这和水的温度、出汤的时间,甚至当时的心情都息息相关。我开始学着不那么牛饮,而是去看茶汤的颜色,闻杯底的留香,感受茶汤在口腔里的层次变化。这个过程,有点像解谜,很有意思。当我第一次按照步骤,自己冲泡出一杯刚刚好、不苦不涩的铁观音时,那种成就感,别提多美了。

慢慢地我发现,在阿拉山口品茶工作室积累的味觉记忆,和在阿拉山口茶艺学习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,它们在我这里相遇了,然后融合在了一起。再去工作室喝茶,我的感受更深了。我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品尝者,我好像能稍微读懂一点茶想表达的语言了。

现在,我依然会交替着去这两个地方。想放松身心,纯粹享受一杯好茶的时候,我就去工作室。而当我心里冒出新的疑问,想更深入地弄明白某个茶的知识或技法时,我就会去课堂。它们一个感性,一个理性,一个随性,一个专注,就像是爱茶之路上的两条腿,互相支撑着,让我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稳,也越来越有乐趣。茶的世界,还真是越往里走,越是开阔啊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