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昌100元3小时约,乐昌叁小时百元相约
乐昌这座小城,总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遇见。那天在街角奶茶店,朋友小陈神秘兮兮地跟我说:“知道吗?现在有个‘乐昌100元3小时约’的活动,特别有意思。”
我抿了口珍珠奶茶,忍不住笑出声:“你这说的,该不会是那种...”小陈连忙摆手:“想哪儿去了!是正经的陶艺体验课,就在老棉纺厂改造的工作室。”看我半信半疑,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照片——转盘上旋转的陶土,架子上待烧制的素坯,还有满面笑容的初学者。
叁小时能做什么
带着几分好奇,我周末找到了那个藏在梧桐树深处的工作室。红砖墙上爬着常春藤,院里摆着几个还没上釉的大陶缸。店主是位扎着马尾的姑娘,系着沾满颜料的围裙,正手把手教客人拉坯。
“其实很多人刚听说‘乐昌叁小时百元相约’都觉得不可思议。”她边递给我围裙边说,“但这叁个小时里,你能完全忘记手机,忘记时间。”转盘吱呀转动,温润的陶泥在指尖流淌,这种感觉确实很奇妙。隔壁桌的情侣正在给杯子刻花纹,对面的大叔专注地捏着茶壶,工作室里飘着泥土的气息和轻音乐。
我试着做了个歪歪扭扭的碗,店主笑着说每个初学者作品都有种笨拙的美。确实,看着不成形的陶坯,反而想起小时候玩泥巴的单纯快乐。
遇见的人和故事
休息时认识了来做盘子的李阿姨。她说儿子上大学后,家里突然空了,来这学陶艺反而认识了新朋友。“这乐昌100元3小时约比打麻将强多了。”她指着架上自己做的十几个陶杯,“亲戚朋友都抢着要,说比买的还好。”她眼里闪着光,那是一种被需要的光芒。
还遇见个每周都来的程序员小哥,他说揉陶土能治鼠标手。叁个小时里,他从代码世界抽身,沉浸在塑造的乐趣中。看他小心捧着刚完成的茶杯胚,那神情比完成项目还自豪。
这些年在乐昌,类似的体验越来越多了。老电影院推出怀旧观影,文化馆有非遗手作,公园里定期举办公益读书会。城市在变,人们寻找生活情趣的方式也在变。“乐昌叁小时百元相约”能火起来,大概就是因为触碰到了大家内心深处对慢生活的渴望。
离开时,我的陶碗被收进展示柜,等一周后烧制完成。店主说叁个月后再来看,这个架子上会摆满不同人在这叁小时里创造的作品。每个歪斜的碗,每个不均匀的杯子,都装着某段放松的时光。
走在暮色里的乐昌街道,忽然觉得这座小城比想象中更丰富。那些寻常巷陌里,藏着许多像这样让人驻足的有趣角落。下次该试试木工课还是绘画体验?我盘算着,脚步不由得轻快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