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林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,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
最近在榆林的街头巷尾,听到不少家长在讨论一个挺新鲜的事儿——有初中生提供“50元3小时电话”服务。刚开始听说的时候,我还琢磨呢,现在孩子们怎么想起做这个?
隔壁单元李姐上周就给她儿子买了这个服务。她家孩子正上初二,平时见到邻居都不太好意思打招呼。李姐说那孩子付了50块钱,和提供服务的初中生通了叁次电话,每次一小时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上周居然主动在小区里帮老人提菜篮子。”
这通电话里到底聊些什么
我特意找了几位体验过这个服务的学生和家长聊了聊。原来啊,这可不是普通的闲聊。提供服务的初中生会陪着聊学习上的困扰,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,有时候就是单纯听听对方的烦恼。有个孩子跟我说:“和同龄人说话没那么大压力,有些不敢跟爸妈老师说的话,反而能说出来。”
张先生的女儿上学期成绩下滑得厉害,家里怎么说都没用。后来试着买了这个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服务,没想到女儿和那个素未谋面的初中生通了两次电话后,竟然主动提出要调整学习方法。张先生到现在还觉得不可思议:“我们苦口婆心说半年,不如两个孩子聊两小时。”
不过也有人担心,这么小的孩子做这个合适吗?会不会影响学习?我了解下来发现,这些提供服务的孩子都是利用课余时间,而且家长也都知情。有个叫小磊的男生说,他每周只接两叁个这样的电话,既能帮到别人,又能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,还能赚点零花钱。
说到这里,我倒想起我们小时候。那会儿邻里之间孩子串门是常事,有什么心事找个玩伴说说就好了。现在家家门关得严实,孩子们反而少了说知心话的人。这个“榆林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”服务,说不定正好填补了这个空当。
我见过一个提供服务的女孩,她妈妈跟我说,自从女儿开始做这个,变得特别有责任感。每次通电话前都会认真准备,通完电话还会做记录。“看着她那么认真地对待这件事,我们做家长的也挺欣慰的。”
当然啦,任何新鲜事物都需要引导。家长们也互相提醒,要关心孩子通过这个服务都在聊什么,确保内容是健康向上的。好在目前看来,这些初中生都挺懂事的,聊的大多是学习、成长中的小烦恼,或者分享各自校园里的趣事。
随着这个服务在榆林本地慢慢传开,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考虑加入。不过在这儿也想说句实在话——虽然这个“50元3小时电话”的形式挺新颖,但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们在交流中获得的成长和理解。毕竟,有时候我们需要的,不过是一个愿意倾听的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