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州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,附近哪条巷子价格低
刚搬到贺州大学城的新生,十个有九个会拉着学长学姐问同一个问题:这附近到底哪个胡同吃饭最划算呀?
说真的,在这片住了叁年,我最大的收获不是专业知识,而是对周边巷子里那些实惠小店的如数家珍。记得大一那会儿,每个月生活费紧巴巴的,硬是靠摸索这些便宜胡同撑了过来。
西门外那条窄巷子
从西门出去右拐,有条不起眼的窄巷子,第一次去可能都注意不到。但就是这么个地方,藏着几家让我念念不忘的小店。有家卖烧鸭饭的,十二块钱满满一盒,鸭肉给得毫不手软,配的酸梅酱酸甜适中,每次去都要多加一勺。老板是个实在人,常念叨“学生娃不容易,得多给点肉”。
再往里走几步,有对夫妻经营的米粉摊。老板娘记性特别好,第叁次去就知道我要加酸豆角不要香菜。七块钱一碗的米粉,汤底是每天现熬的骨头汤,喝着特别舒坦。这类隐藏在胡同里的小店,往往比临街店铺便宜两叁成,味道却更接地气。
后街的惊喜发现
后街的情况又不太一样。这里店面稍大些,价格却也没贵到哪里去。关键是选择多,从麻辣烫到煲仔饭,天南地北的口味都能找到。有家做煲仔饭的,米粒分明,锅巴香脆,最便宜的豆豉排骨饭才十五块。老板掌握火候的功夫了得,每次揭开锅盖那“滋啦”一声,听着就饿了。
在这些地方吃饭,能碰到不少有趣的事。常看见几个学生凑一桌,点两个菜分着吃,算下来人均不到二十。这种吃法既省钱又能多尝几个菜,慢慢成了学生间的默契。有时候老板看他们吃得香,还会送碟自家腌的小菜。
说到贺州大学城哪个胡同便宜,其实没有标准答案。每个人的“便宜”定义不同——有人看重分量,有人追求口味,有人图个方便。我习惯傍晚时分在这些巷子里转悠,看哪家店学生多就去哪家,这法子通常错不了。
这些胡同小店虽然装修简单,但烟火气十足。坐在塑料凳上等着热腾腾的饭菜,听着周围同学聊着课堂趣事,这种感觉,是那些光鲜亮丽的餐厅给不了的。毕业离开后,最怀念的恐怕就是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小巷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