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勒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学子茶香课堂共品佳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2:53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的阳光刚洒进教室,几个学生正围着电陶炉轻声说笑,玻璃壶里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。穿校服的女孩捏起一撮普洱投入盖碗,热气腾起的瞬间,整个空间都安静下来——这就是我们弥勒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日常。

你可能好奇,茶桌怎么搬进了教室?这事儿得从上学期说起。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个老茶客,有次讲到陆羽的《茶经》时,突然拎来整套茶具:“光读文字多没意思,咱们来喝喝看。”那天我们围坐成圈,第一次发现苦涩回甘的茶汤里,藏着《红楼梦》里妙玉的梅花雪水,苏轼词中的“且将新火试新茶”。

茶香里的诗词课

记得学杜甫《客至》那句“肯与邻翁相对饮,隔篱呼取尽余杯”时,老师正好斟到第叁泡茶。茶汤由浓转淡,他让我们细品其中变化:“你们看,这就像诗中情谊,初饮时浓郁热烈,越到后面越显恬淡悠长。”有个同学突然拍腿:“懂了!原来诗人写的不是喝酒,是这种愿意把最后一口好茶留给朋友的心意啊!”满屋顿时笑开,而那杯茶的温度,至今还留在掌心。

最有趣的是茶让我们变得不一样了。以前背古诗总犯困的小杨,在茶会上主动分享他太公的制茶手艺;总爱低头玩手机的几个同学,现在抢着学怎么控制水温。当手指碰到温热的茶杯,当茶香钻进鼻腔,那些躺在课本里的文字突然就活了过来。

这种学子茶香课堂的氛围慢慢扩散着。历史课讲到茶马古道,地理课分析普洱茶树生长环境,连数学老师都来凑热闹,用分茶汤讲解比例问题。走廊里常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今天你们班喝什么茶?”“滇红!下次换我们班的白毫银针。”

有回家长开放日,有位妈妈站在教室后门看了很久。她后来拉着老师说,从来没见过孩子们这么专注地传看一只茶杯,就像在传递什么宝贝。那天我们泡的是陈年茯砖,有个女孩小声告诉妈妈,茶里金色的菌花像星星,让她想起李白写“手可摘星辰”时肯定也喝过茶。那位妈妈眼眶突然就红了。

当然也有哭笑不得的时候。一次模拟考试前,班长偷偷在茶里加了过量普洱,结果整个考场精神过头,交卷后集体失眠到半夜。自那以后我们学会了:茶再好,也不能贪杯呀。

如今窗外的茶树又发新芽,而我们渐渐懂得,弥勒学生品茶喝茶上课不单是学会泡茶技巧。当热水冲下,茶叶在杯中舒展,就像年轻的心在慢慢打开。那些与茶香交织的晨读声,那些因共品佳茗而亮起的眼睛,或许很多年后,都会成为我们想起校园时最先浮现的画面。

茶凉了可以再续,就像课堂上的灵感永远不会枯竭。下一个推门进来的同学,说不定正带着新的茶叶和故事——这大概就是学子茶香课堂最动人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