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海水磨工作室喝茶,临海水韵茶坊品茗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5:07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同样是喝茶的地方,换个名字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那天路过临海水磨工作室,要不是门牌上写着"茶饮"两个字,我还以为走进了哪家手作坊。

推门进去就能闻到淡淡的檀香,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,角落里堆着些陶土半成品。店主是个挽着发髻的姑娘,正低头修整一个茶壶:"随便坐,水刚开。"她抬头笑了笑,手里的活却没停。

两个名字,两种时光

我边等茶边打量四周。这地方挺有意思,既像工作室又像茶室。工具架上摆着刻刀、泥料,博古架上陈列着各色茶器,工作台上还散落着几片青瓷碎片。"您这儿到底是做什么的?"我忍不住问道。

"就是个玩泥巴的地方。"店主端茶过来,青瓷茶盏温润如玉,"客人来做陶器,做完就坐着喝杯茶。有时候灵感来了,喝着茶又回去改作品。"她指了指里间,"那边是临海水韵茶坊,专门喝茶的。"

原来如此。我端着茶走到隔壁,这里的布置明显更精致些。红木茶案,竹帘半卷,窗外正好能看到老城的青瓦屋檐。几个年轻人正在茶艺师指导下学习冲泡,其中有个女孩紧张得手都在抖。

"放松点,"茶艺师轻声说,"茶能感觉到你的情绪。"

这句话让我想起刚才在工作室看到的场景。那边的人满手泥浆却从容自在,这边的人仪态端庄反而略显拘谨。同一个老板经营的两处空间,因为名字不同,竟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。

回到工作室区域,我注意到有个老先生正在拉坯。他手上沾满泥水,却不时停下来抿口茶,然后继续调整坯体形状。"这茶不错,"他头也不抬地说,"泥巴都听话些。"

店主闻言笑起来:"张老师每次来都要先喝叁盏茶才开工。"

我突然明白了什么。在临海水磨工作室喝茶,茶是创作的一部分;在临海水韵茶坊品茗,茶本身就是创作。虽然都是品茶,但前者随性,后者讲究,就像同一个人的两种心境。

夕阳西下时,我又要了一壶茶。这次坐在工作室和茶坊交界处的长凳上,左边能看到未完成的陶坯,右边能闻到沉香的气息。这种处在中间地带的感觉很奇妙,仿佛同时拥有了两种体验。

临走时,店主送了我一小包茶叶。"下次来可以试试自己捏个杯子,"她说,"用自己做的器物喝茶,味道会不一样。"

我揣着茶叶走在暮色里,心想这大概就是生活的妙处。有时候我们需要临海水韵茶坊那样的仪式感,有时候又渴望临海水磨工作室般的自在。重要的是,无论在哪个空间,那盏茶始终温热,等着抚慰忙碌的心灵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