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国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安国小巷情缘何处寻
安国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,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上周在巷口遇见的老陈。他正提着豆浆油条往家走,我跟在他后面,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在晨光里微微发亮。老陈住在巷子最深处那栋老房子里,四十年前他和妻子就是在那扇木门前相遇的。
那天我忍不住问他,当年是怎么在这条巷子里找到真爱的。老陈笑着指了指巷子拐角那棵老槐树:“那时候我每天傍晚都坐在树底下拉二胡,她总爱趴在对面二楼的窗口听。”就这样,二胡声飘了叁个月,有一天姑娘终于走下楼来,手里还端着一碗刚煮好的桂花圆子。
巷子里的日常时光
其实要我说啊,安国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。它可能就藏在每天清晨六点半的豆浆铺里,藏在那家开了二十年的修鞋铺里。修鞋的老杨和他爱人,一个修鞋,一个缝补,两张小板凳挨着坐了十八年。来来往往的街坊都说,从来没见他们红过脸。
巷子东头租住着几个年轻人。有个姑娘每天骑电动车下班回来,总会在巷口的花店停一停。花店老板告诉我,有个小伙子每周叁都会来买一束向日葵,然后假装不经意地等在巷口,就为了和姑娘“偶遇”。这种小心翼翼的喜欢,让整条巷子都变得温柔起来。
对了,巷子中间那家面馆也很有意思。老板娘总会在客人的面条里多加个荷包蛋,特别是那些成双成对来吃面的年轻人。她说看着这些年轻人,就像看见叁十年前的自己和老伴。那时候他们刚结婚,最奢侈的事就是周末来吃碗阳春面。
寻常日子里的深情
老陈告诉我,他老伴去年生病住院时,最惦记的就是巷子里的声音——清晨的鸟叫,邻居的问候,还有远处传来的叫卖声。于是老陈每天用手机录下这些声音,带到医院放给老伴听。说来也怪,老伴听着这些熟悉的声音,精神真的一天比一天好。
我在想,安国小巷情缘何处寻这个问题,答案或许再简单不过了。它不在轰轰烈烈的誓言里,而在清晨共同分享的那碗豆浆里,在夜晚并肩散步时紧紧相牵的手心里。巷子里的石板路见证了多少这样的温情啊,每一块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石板,都藏着数不清的动人故事。
前两天路过巷子,看见老陈又坐在槐树下拉二胡。他说老伴现在身体好多了,每天傍晚还是会坐在窗口听他拉琴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一直延伸到巷子的尽头。这种相守,或许就是安国巷子里的爱情最真实的模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