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潭做服务的小巷子叫什么,湘潭哪里有服务的小巷子
老街巷里的生活印记
前几天和朋友聊天,突然提到湘潭那些老巷子。他随口问了句:“你说湘潭做服务的小巷子叫什么?我上次去找了半天都没找到。”这话倒是勾起我不少回忆。其实在湘潭话里,“服务”这个词挺有意思的,老一辈人说的“服务”范围可广了,剃头、修鞋、补锅、缝衣裳,都算服务。
要说湘潭哪里有服务的小巷子,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雨湖区那边。那天特意起了个早,穿过新建的商业街,拐进一条青石板路。刚走进巷口就听见“叮叮当当”的声音,循着声音往前走,看见个老师傅正在修自行车。他手里拿着扳手,边拧螺丝边和路过的大爷打招呼。这条巷子不宽,两边都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一楼都改成了小门面。
再往深处走,空气里飘来茶油的香气。原来是个做传统点心的铺子,老板娘系着围裙,正把刚出锅的灯芯糕摆在竹匾里。她看见我在门口驻足,笑着招呼:“刚做的,尝一块?”我接过还温热的糕点,顺势和她聊起来。她说在这巷子里做了二十年点心,来买的都是老主顾。“现在年轻人都爱点外卖,但有些老味道啊,只有我们这儿还留着。”
巷子中段有家理发店特别显眼,红白蓝叁色的转筒还在转动。老师傅姓王,今年六十五了,用的还是那种老式推子。我去的时候,他正给一位大爷剃头,动作不紧不慢的。“我在这理了四十年头。”王师傅说话时手里的活儿也没停,“来的都是老街坊,有的人从黑发理到白发。”
其实要真说湘潭做服务的小巷子,现在确实不太好找了。城市发展太快,很多老巷子都拆了改建。不过像雨湖、岳塘这些老城区,还零星散落着几条。这些巷子里的手艺人和小店,构成了这座城市最接地气的服务网络。他们不张扬,就安安静静地待在巷子深处,等着需要的人找上门来。
那天我在巷子里转悠到傍晚,看见放学的小孩蹦跳着跑进修鞋摊,把开胶的运动鞋递给摊主阿姨。阿姨顺手从口袋里掏出颗糖给孩子,这才低头检查鞋子。这种自然而然的熟络,是大型商场里永远找不到的温度。
天色渐暗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那些昏黄的灯光下,修补衣服的阿姨还在踩着缝纫机,配钥匙的大爷正在收拾工具。我忽然明白,这些看似普通的服务,其实编织着这座城市最真实的生活图景。也许某天这些巷子会消失,但那些温暖的生活记忆,会一直留在经历过的人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