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勒泰水磨工作室喝茶,水磨坊茶歇时光
那扇木门吱呀一声在我身后合拢,市声忽然就远了。屋里飘着一种陈年的味道,像是旧木头、茶叶和时光一起酿成的。
头发花白的主人正不紧不慢地摆弄着茶具,看见我,只笑着点点头,仿佛我是常来的熟客。他往那把粗陶壶里投进茶叶,冲入热水,蒸汽袅袅升起,带出清冽的茶香。“是从后面山上采的,”他像是自言自语,“一年就那么点儿,自己喝的。”
水轮转动的节奏
墙角那座老水磨,静静地停在那儿。主人说,早些年它还年轻力壮的时候,可不是这样沉默的。水流冲着巨大的木轮,发出沉闷而均匀的咕噜声,石磨盘随之缓缓转动,轰隆轰隆,麦香混合着水汽弥漫整个屋子。那是一种让人心安的节奏,听着听着,外头的烦心事好像就给磨碎了,消散了。
他给我斟上一杯茶,琥珀色的茶汤在粗陶杯里微微荡漾。“那时候,来磨面的人都不急着走,就坐在这儿,喝一碗我用大铁壶熬的粗茶,说说话。”他说着,眼神望向那静止的水磨,好像能穿透时光,看见往日的热闹。
我端着茶杯,走到窗边。窗外是一条潺潺的小溪,想必就是它曾经驱动着水磨。现在,只有溪水还不知疲倦地唱着歌。在这阿勒泰水磨工作室喝茶,时间仿佛被溪水带慢了,也被茶香拉长了。手机在这里像个多余的物件,我甚至忘了去看它一眼。
茶里的山水滋味
“尝尝看,能喝出点儿什么不一样?”主人忽然问我。
我抿了一口。初入口是清润的微苦,紧接着,喉间便泛起绵长的甘甜。更奇妙的是,那茶汤里似乎真带着山林里的气息,有阳光的味道,有雨露的清凉。我说不出具体,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妥帖了。或许是好水、好茶,再加上这里独有的宁静,共同泡出了这独特的滋味。
我们就这样断断续续地聊着。他的话不多,但句句都实在。说茶叶,说水磨的构造,说阿勒泰的冬天有多长。没有高深的理论,也没有刻意的人生道理,就像这茶一样,平淡,却有回甘。这份水磨坊茶歇时光,不像都市咖啡馆里那种精致的消遣,它更粗粝,也更接近生活原本的样子。
中间又来了几位客人,看样子都是附近的乡亲。他们熟门熟路地自己找位置坐下,主人便起身给他们泡茶,用的还是那把大铁壶。他们用我听不懂的方言低声交谈着,偶尔发出爽朗的笑声。那一刻,这水磨坊仿佛又活了过来,恢复了它作为社区中心的旧日角色。
夕阳西斜,溪水被染成了金色。我意识到该走了。付茶钱时,主人怎么也不肯多收,只说:“就是一碗粗茶,常来坐坐。”
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,市声再度涌入耳朵。我回头又望了一眼那安静的水磨和简单的茶桌,心里竟有些舍不得。这一下午的阿勒泰水磨工作室喝茶,没做什么特别的事,却感觉比度过了任何一个忙碌的周末都要充实。它不像一个景点,更像一个遗落在时间之外的角落,让你有机会,好好地、完整地喝一杯茶,也想明白一些搁置已久的事。